Page 238 - 张家口政协
P. 238

在这个较大的塔内,故名藏经塔。
                                    寺院往西北五里许,是清泉寺的墓地。据说,历代在该寺
                                的名僧人作古后,皆埋葬在此处,现名塔院村。

                                               建筑清泉寺的原因及过程

                                    清泉寺建在王家湾河川区,背后是青山,面临滔滔的桑干
                                河水。在这景色宜人,清雅幽静的塞外边陲建这座宏大的寺院,
                                何故?
                                    在大唐贞观之年,明君有为,国富民强,经济繁荣,文化
                                发达,歌舞升平。为了喜庆盛世,唐太宗便在全国大兴庙宇。
                                为此,当时民间相传有“唐朝修庙”的俗语。那时在全国选择
                                圣境之地,准备兴建三座规模较大的庙宇。桑干河畔的清泉寺,
                                便是其中之一。开国元勋尉迟敬德,在大唐建立之后,因没有
                                文化,无事可干,便在工部任职,专管建筑。据《宣化县新志》
                                记载:“清泉寺唐尉迟敬德奉敕建内藏三藏经全部”。由此证明,
                                清泉寺在唐时已建成。辽金之时,连年战争,文化落后,清泉
                                寺年年失修,已有毁坏。
                                    到明朝,宣德年间,王家湾乡乔家山村有位乔老公,也称
                                宦官,在朝侍俸宣宗有功,晚年告老还乡后,一看家乡的清泉
                                寺多年失修,毁坏不堪,唯东西寺和尼姑庵尚存,乔老公为在
                                家乡奉献余力,做件有益之事,便联合宣府的王老公一起上疏,
                                奏呈皇帝,请求重修清泉寺。当时正逢大明鼎盛时期,国力强
                                盛,宣宗也喜文化事业,当即准奏。一方面国库拨银,一方面
                                由宣府捐款。随之便开始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扩建重修,并在正
                                殿大梁上刻有下列文字:“皇图永固,帝道遐昌,佛日生辉,法
                                轮常转。 ,唵嘛呢叭 吽峕,大明宣德八年四月二十日吉时
                                重修,至七月初一巳时建”。经过两个月零十天寺院修葺一新。
                                    至于建筑清泉寺所用之木材,有松木和杉木两种,取自何
                                                                                    - 215 -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