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5 - 张家口政协
P. 245

修之迹。1965 年,政府曾拨款将双阁檐瓦全部兜泥,天桥桥栏
                                全部换新(修前仅存一柱)(注七)。
                                    我人民政府从建国初,即重视名胜古迹。就以我们这里而
                                言,1949 年 5 月张苏、李济寰二同志即下令察省保护名胜古迹,
                                并谈到名胜古迹有历史、文化、科学及艺术价值(注八)。可惜,
                                此观于 1969 年二月上旬毁。因该寺至毁前有 1350 年的历史,
                                又是蔚县较早的寺庙,所以追记如上,以补方志之缺。

                                                 *      *      *
                                    说明:此文根据笔者亲历、亲闻,以及采访陡涧子村蔡村
                                老人和东庄村文史爱好者段全同志后写成。再者(注四)南田
                                老人一条为《蔚县文艺报》美术编辑李闽同志所加。
                                  注:(一)中华民国三年八月《重修玉皇阁碑记》载:“此
                                庙三殿六配”。
                                    (二)明洪武十六年四月《玉皇阁铭》载:“北去州三十里,
                                名陡涧子,有玉皇阁、三清殿,建于唐贞观初”。并言及安远将
                                军周房曾去“敬赍瓣香,祷于祠下”。注(一)碑文:“历考残
                                碣,皆宋、元、明、清所重修”。“此阁创在唐贞观间代焉”。
                                    (三)郑板桥(1693—1765)名燮,江苏兴化人,清代书
                                画家。擅长画兰竹,工书法,能诗文。作品有《郑板桥全集》。
                                是“杨州八怪”之一。
                                    (四)南田老人,即恽南田(1633—1690),清代著名面家,
                                江苏武进人,他原画山水,因不耻于王翚之下,遂由山水改画
                                花鸟,以花卉最为著名。是“清代六家”之一。
                                    (五)张廷领,蔚州人,清道光丁末科进士,钦赐翰林院
                                检讨。
                                    (六)明洪武十六年四月《玉皇阁铭》为杨融所撰,文后
                                有诗一首,全文如下:“惟皇抚运成武功,梯航万里车书同。上帝

                                                                                    - 222 -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