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0 - 张家口政协
P. 130

个发展到 34 个,教徒达到 2700 余名,传教区城迅速扩大到部
                                分乡村,这是天主教会在此发展的一个重要关键时期。
                                    5、蒙古教区划分,第二个主教巴耆贤(比籍)接任,任
                                职二十四年,传教的区域进一步扩大
                                   1871 年 10 月 31 日巴耆贤以蒙古教区副主教身份来西湾子
                                (见照片资料)。罗马教宗为了便于领导,又将蒙古教区划分为
                                东、西、中三个教区,西湾子地区归属了中教区,总堂仍设西
                                湾子,1874 年 12 月 13 日,罗马教宗任命巴耆贤接任代牧主教,
                                有一个比籍吕司铎接任西湾子的本堂。四年后,到 1887 年,在
                                二道沟、五道沟、老虎沟、吴东窑子建立了小堂口,传教区域
                                进一步扩大,教民大为增加,当时,西湾子村已有教徒 1300
                                名。
                                   6、第三个主教方济众(比籍)就职,在任 26 年
                                    西湾子正式设立主教府和区堂,组织机构进一步建全和正
                                规,教务规模接近现状。这个时期是西湾子教会最发展、最稳
                                定、最扬名的一个时期。
                                   1895 年巴耆贤(主教)死后,本教区便没有正式代收。到
                                1898 年,罗马派任比国方济众(见照片资料)充任代牧主教,该
                                主教任职期最长达 26 年之久,是主教任期最长的一个。在这个时
                                期内,设立了主教府,建立和扩大了修女院、修道院(修生 80
                                名)、婴儿院(婴儿有 496 名)学校等附属机构,由于教务的扩大
                                和正规,于 1899 年西湾子正式定设了区堂。该堂有直接送弥撒的
                                堂口 16 个,教民达 3100 名,西湾子村占 1905 名,高家营已有送
                                弥撒堂口 8 个,共有教民 689 名,其中高家营本村占 242 名;五
                                号分堂为 7 个小堂送弥撒,共有教民 578 人。这时西湾子区堂已
                                成为当时全教区教务最发达、规模最大、办教最正规的地区。加
                                之该地传教顺利,教务发展迅速,使外国教会感到极大兴趣,对
                                西湾子办教格外赞助,并把西湾子定为一个办教的好榜样,各教区
                                的主教和司铎常到这里集会和僻静。因此,西湾子这个偏僻的山村

                                                                                    - 107 -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