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8 - 张家口政协
P. 128
着信教的人逐渐增多,北京的耶稣会(法国)就向此地开教,
并有该会的司铎开始为教友们送弥撒。接着于 1726 年左右在西
湾于一个隐密的地方,建立了第一个小教堂,并将村后 40 亩山
坡地作为全村教友公共莹地。直属北京耶稣会教区管辖。从此
外国教会便在西湾子扎下了根。
1、法国“味增爵会”接管教务,第一任本堂到西湾
1785 年,罗马的教皇决定由法国的“味增爵会”接管了法
国耶稣会的传教任务,但因当时中国政府查禁西教自由(只许
在北京和澳门设立教堂),故派一华籍司铎杨某常到此地居住。
到了 1829 年,此地便成为教民众多的地方,由于这个地方僻静,
官方一直没有查禁的缘故,所以这里的传教活动得以顺利地进
行。这种情况,引起了外国传教士的注意和重视,于是在西湾
子设立了正式教堂,并随派一法国神甫薛玛窦做了西湾子教堂
第一任本堂神甫。薛在任职后,开创了第一个修道院,那一年,
西湾子已有三百零几个教友,同时,又在周围村庄建立了一些
小教堂,这样就为大力地开展传教活动打下了初步的基础。
2、教民发展的第一个高潮时期和第一个西教士的到来
1832 年西湾子、高家营等地区遭受了严重的自然灾害,民
众无力抵御,教会便乘机收买了群众的大量土地等生产资料,
伴用以粮食、金钱、土地等物质恩惠手段拉拢劝说了大量群众
入教。他们为了巩固和扩大教会阵地,便在西湾子建筑了为中
国当时的第一个大教堂。这时法国的“味增爵会”派第一个外
国传教士盂振生(法籍、见照片)充任了西湾子教堂第二任本
堂司铎。由于以上原因,在数年内,教民的增加达到了第一个
高潮时期。仅据 1836 年统计,包括外地迁来的教友,西湾子已
有教民 130 户,人数达到了 676 名。
3、西湾子建立总堂,第一个主教孟振生出任
- 1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