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8 - 张家口政协
P. 258
初筑怀安城时,人们就地取材,用三合土夯起,砖石包皮;
落成后方九里三十步,高三丈五尺,顶阔二丈,底厚三丈,城铺
一百间,城四角各建角楼一座,城门四个,上面分别盖有两层门
楼。东叫“迎恩”门,南为“永安”门,西曰“思惠”门,北谓
“镇虏”门;四门与城中央的玉皇阁(即四门洞)相对。那时,
玉皇阁上还挂有四块牌匾,与“迎恩”门对照的一块是“东拱
神京”,和“永安”门对映的为“南屏三府”,与“思惠”门呼
应的叫“西连古晋”,和“镇虏”门对称的谓“北镇九边”从四
门的名字和玉皇阁牌匾,我们可以知道怀安城的军事价值和地
理位置是何等重要。
据传说,当初怀安城四门取名,玉皇阁挂匾很有研究。因为
东门乃迎接从北京来的皇上恩赐,守将们要誓死拱卫神京;南门
指中原要永远安定,宣化、保定、大同三府的第一屏障就是怀安
镇边城,西门叫思惠的原由是明朝从山西打过来,绕兴和从西方
而入,也比喻“皇恩浩荡”由西带来,故谓西连古晋;北门称镇
“虏”又因为蒙古常在长城边上骚扰,大将们决心据怀安城镇
守九边。
怀安城除筑城外,它还经过了两次修缮。第一次是因火灾
焚毁了城西南角楼,再就是怀安城垣筑就以后,经历年风吹雨灾
打,有的地方已倾塌,或者砖石坠下,当时知县多为不务正业之
徒,至使怀安城墙大片坍塌。隆庆二年(公元 1568 年),巡抚
都御史王遴巡视边关时,和驻守在怀安城的守备,万全都指挥使
司、北平都指挥使司商议后奏明穆宗,请求重修怀安城。朱载垕
准奏,并命下西路参将贾国忠掌管此事。贾国忠接旨后命怀安城
守备孙献策分管修缮。自己则带所属军卒采石条,烧砖瓦,并到
塞外兴和县一带伐木四千多根。经贾国忠、孙献策悉心指挥,工
匠、军卒协力,于隆庆三年(公元 1569 年)闰六月把城垣、角
楼、城铺修缮整齐。整个墙城连垛口增为三丈六尺,御敌外口台
‐ 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