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2 - 张家口政协
P. 262
宁 城 护 乌 桓 校 尉
杨润平
奔腾的清水河劈开东、西太平山,向南注入洋河。清水河
古称宁川水。西汉至北朝,水畔曾出现过一些以宁川水命名的
郡县。如宁、广宁、大宁、小宁等。历史的泥沙湮灭了许多古
远的记忆。唯有东汉在上谷郡宁城置护乌桓校尉一事还存留在
历史文献中。
上谷郡是我国战国时燕国创置的。秦始置县,名称和数量
已无籍考察。西汉十二县,东汉八县,其中都有宁县与广宁县。
宁县约在今万全县(孔家庄),是西汉上谷郡西部都尉治所。广
宁县约在今张家口市区南,是东汉护乌桓校尉的幕府驻地。当
时北方民族迭起,战争频繁,城垣的兴废并迁时常发生。因而
古代文献也往往记不清楚。
乌桓是古代东胡人的一支。清水河畔或许是他们最初的故
乡。燕赵开边,匈奴兴起,把东胡人赶向辽河以北。汉武帝破
匈奴,鸟桓入内迁至上谷等郡塞外。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五年(公
元四十九年),乌桓人正式归附东汉,汉“复置护乌桓校尉于上
谷宁城”。半个世纪后,同属东胡后裔的鲜卑人也诣阙朝贺,汉
允许他们“止乌桓校尉所居宁城下”。护乌桓校尉是处理北方民
族关系的官员,管理“赏赐、质子、岁时互市”等工作。宁城
有质馆,专门接待各族的人质。护乌桓校尉也是武宫,常常统
领各族士兵参加战争。
《中国历史地图集》(谭其骧主编)第二册,“东汉时期幽
‐ 2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