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2 - 张家口政协
P. 52
进攻。我军为了避免居优势的敌人的打击,力求在运动中消灭
敌人,于十月暂时放弃张家口。华北联大师生也随着军政机关
撤离。
诗人艾青虽然告别了张家口,但是纯朴、美丽的山城,以
及在它怀抱中所度过的将近一年的战斗岁月,却永远保留在诗
人的记忆中。
(本文作者周红兴,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文学报》特
邀记者,中国人民大学语文系讲师,艾青研究的学者。)
丁玲在张家口
一九四五年冬,丁玲从延安来到刚刚解放的张家口,住在
晋察冀日报社,大部分时间致力于笔耕。
一九四六年三月十二日,由成仿吾、丁玲等人主编的综合
性半月刊《北方文化》在张家口创刊,登载了丁玲的短篇小说
《我在霞村的时候》。
丁玲和陈明、逯斐曾多次到宣化瓦窑厂熟悉生活,调查研
究,并集体创作(由丁玲执笔)了反映窑工斗争的大型话剧
《“望乡吕”畔》。
五月,丁玲为《晋察冀日报》副刊写了发刊词《创作漫谈》,
随后又发表了长篇报告文学《陕北乡村三日杂记》,六月十八日
为纪念瞿秋白同志逝世十一周年又发表了长文《谈大众文学》。
同年张家口新华书店还出版了丁玲、陈昭瑞等人合写的
《英雄传》一书。
七月底,丁玲随土改工作队到了怀来、涿鹿一带,在温泉
屯住了一段时间。九月中旬随队经蔚县、涞源到达阜平。十一
月初,开始动笔写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经过三十多年的风风雨雨,丁玲重返文坛之后,于一九七
九年国庆再次到涿鹿县温泉屯,看望当年的父老乡亲,了解村
子里的历史变迁……逝世前,她曾准备再次来我区深入生活,
写出新篇,可惜重病缠身未成此行,不能不令人遗憾……
(云 默)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