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7 - 张家口政协
P. 47
四
艾青在华北联大除了行政、教学工作外,利用余暇继续从
事诗歌创作。
艾青曾说过:“我们许多同志,在过去原都是到过比张家口
要大得多的城市的,有的就是上海、武汉生长起来的。为什么
这次进城是这样感到特别兴奋呢?因为过去所在的城市,那是处
在国内外反动派镇压下面,过着透不过气来的生活,无论那里怎
样繁华,怎样壮观,也是不能令人愉快的;今天不同了,张家口
已是我们人民、我们劳苦大众自己掌握了,所有的烟囱、铁道、
马路、楼房、工厂都是由我们子弟兵、我们的老百姓经过殊死的
战斗解放出来的,由无产阶级领导广大人民管理城市,已开始在
中国史上出现了,这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事,我们的兴奋的确不是
徒然的啊!”正是基于这样激动的心情和思考,艾青奋笔写成了
《人民的城》这首诗。
《人民的城》首先以欢快的笔调描写了回到人民怀抱的张
家口的新姿:“山卫护着,清水河流过,没有沙漠,电气开花,
机器唱歌;工厂接连着工厂,汽笛招呼着汽笛”,人们“带着愉
快的呼吸”“看着新的景物”;诗人还以悲愤的心情控诉了张家
口苦难的过去:西山坡的旧城,“十几万市民生活在敌人皮鞭的
下面”,“西沙河的河滩,变成了屠宰场,好多老乡被砍头,好多
老乡被活埋,沙滩上涂满了污血,野狗和狼争吃着尸首;成千成
万的苦力,被征发,到市区的周围,凿山洞,建筑防御工
事………”但是,在东山坡则是日本侵略者的“天堂”、“神社”、
“忠灵塔”和“领事馆”。诗的最后几节,诗人描绘了在八路军
“震动山谷”的炮声中,敌人土崩瓦解、狼狈逃窜的情景,热
情歌颂了张家口这座“人民的城”、“美丽的城”:
列车运送着劳动人民,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