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2 - 张家口政协
P. 222
学校。因书院原来已有肄业生,因而取名为“高等小学堂”,将
原有学生分为几个班,开始教授新课。民国四年(1915 年)教
育部颁布小学学制,规定初小四年,高小两年毕业,选用的课
本都是上海商务印刷馆的小学教科书。后来,原抡才书院时的
学生都已毕业离校,高等小学堂即招收各初级小学四年级毕业
生,一年一个班,校名改为“张家口高等小学校”。因为当时念
书上学的风气仍未大开,大多数初小学生一毕业,家长便不让
继续上高小,所以,高等小学校每年招收的新生也就是五、六
十名。
我在 1928 年七月毕业于第一初级小学,毕业后被校方送到
高级小学校就读。那个时候,因入校念书的人少,初小毕业继
升高小不是考试录取,而是由各初小负责选送。我与其他各初
小选送生共六十余人到“高等小学校”报名后,被编为第十七
班,上高小一年级。
1928 年秋,由于国民党的叛变,北伐虽未取得彻底胜利,
但华北皆易帜。高等小学校也适应当时形势把校名又改为“张
家口高级小学校”,学制和班次都照旧不变。当年,校长是张家
口人刘树屏,刘也是抡才书院早期毕业学生,后留学东洋,在日
本宏文学院毕业归来,即返校一直担任校长。高级小学校除校长
一人外,共有四个老师,十六班的高老师和十七班的马乾五老师
分别教国语、修身、音乐、算术。另外还有两个任课老师,一个
是张家口人李希仲,教卫生、自然、英语;一个是万全县人谢光
辉,教历史、地理、图画、手工。刘树屏校长教书法,每周一节
课,大小楷同时写,学生的坐式、执笔姿势、下笔手腕,他都要
逐一检查纠正,从不迁就。高老师兼管两个班的体育课,每两周
一节体育课,都在学校操场上,操场在堡子里小营坊,每次往返
约需十分钟。有时在路上练跑步,有时用学校的步枪练军操。学
校除校长一人,教员四人外,还有一位庶务郝老先生,此人名为
庶务,实际全校一切行政事务都是由他一人去干。此外,就是两个
- 2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