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 - 张家口政协
P. 12

在又恢复了供给制,也不用发愁。
                                    学生们也都过的供给制生活。公家保证吃饭穿衣,一个月
                                一元钱津贴,和我们过去的生活一样。学生们对这种革命的集
                                体生活颇感兴趣。据我长期的观察,中国的革命知识青年,虽
                                然多出身在小康之家甚至地主资产阶级家庭(包括海外归侨青
                                年),但当他们确立了革命的人生观之后,生活上的艰难困苦,
                                他们是毫不在意的,大多数是以苦为乐的。个别走掉的,当然
                                也不排除。但绝大多数是很坚毅的。忧患和苦恼,不是那个时
                                代的革命青年的性格特征。他们从北京和天津到解放区去,都
                                有过一番经历,都冒了一番风险,都是经过了长途跋涉和封锁
                                线的。胆小的,意志薄弱些的,也就知难而退不去了。因此,
                                当时到解放区去的青年学生,已经是经过一番考验的了。至少
                                在当时,想到解放区去升官发财,求名求利的思想是没有的。
                                在这个问题上,国民党的腐朽使进步青年对他们失去了希望。
                                所以虽然日本投降了,建设新中国的希望,青年们都认识到是
                                在解放区,在共产党身上。由于国民党的黑暗统治,不少青年
                                是被逼到解放区的。
                                    别人的情况我知道得不详细,我的妻子王彤就是这样被逼
                                进入解放区的。我的妻子王彤当属于城市贫民阶层。大学没毕
                                业,就到一所小学去教书,挣一袋洋面养活自己的母亲和两个
                                弟弟。她的姨表姐是戏剧家石梅,表姐夫是戏剧家石岚。蓝天
                                野、杜澎都是她的表兄弟。石梅和石岚当时是北平的地下党员。
                                石梅就介绍王彤(当时叫王敏荪)加入了地下组织中国共产党。
                                在小学作一点宣传工作。
                                    不知为什么,王敏荪这个小人物却叫国民党上了黑名单。
                                是一九四八年国民党在报纸上通辑的 180 个共产党员之一。其
                                中大部分都不是真的共产党员,而王敏荪却是一个真正的共产
                                党人,这当然是很吓人的一件事情。
                                    一天清晨,报纸来了,石梅从报上首先看到了名单,吓了一

                                                                                      -4-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