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7 - 张家口政协
P. 227
饿狼野狗奔突猎食的场所。
解放后,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与人民千载为害的
洋河,才逐步得以改造和治理。洋河上游的山峦丘陵和大小支流,
普遍都植树造林,有效地防止了水土的流失,节制了山洪的暴发。
同时又兴修了许多河渠和池塘水库,既灌溉了农田,又分散了河
水。并在比较开阔的河段开垦了千万亩稻田,修筑了各种类型的
坝堤圩埝,基本上防治了河水的泛滥。1958 年 1 月,开始修筑
洋河大桥,同年 10 月竣工。这座跨越洋河的大型钢筋混凝土梁
式桥,全长达 400.2 米(包括两岸导流坝的长度),桥面行车道
宽 7 米,两边人行道各宽 0.75 米。桥之上游筑有导流堤,南北
桥头各设梨形坝和曲线坝。其规模之大,质量之高,工期之短,
都是空前未有的。从此千年害河变通途,洋河大桥便成了张宣地
区重要的交通要津。
回顾洋河滩上凄凉的往昔,再看看如今洋河桥头欣欣向荣的
景象,怎能不令人感慨不已呢!
一座大桥鉴古今,说尽兴衰人间情。
河山有意成乐土,喜看人民转乾坤。
鸡 鸣 山下 之 “避 风 桥”
鸡鸣山位于下花园区东南,山势高兀,峻崖陡壁,海拔 1190
多米。全山共有庙宇 99 间,各种神象近 200 尊(十年浩劫中毁
于一旦)。幸免留下年代较远的建筑“避风桥”残桥一座。桥为
白石砌成,横跨顶峰断崖之间,桥身两侧的石栏俱为雕刻而成,
凭栏四顾,身如悬空。桥头前有一石碑坊和左右石壁,均雕有人
物鸟兽。桥中有块石头,人立其上,大风掠过也不觉察,人称“避
风石”。“避风桥”现列为我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梦潮辑)
- 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