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0 - 张家口政协
P. 90
班主。
李子健的拿手戏有《凤台关》、《英杰烈》、《百花点将》
、《阴魂阵》、《大破天门阵》等。他在表演中文武兼备,唱功作
派均好,所以成名较早。此外他还能演许多颇有风趣的小戏,
如《布换花》、《拾玉镯》、《王婆骂鸡》、颇受群众欢迎。据说他
唱的《王婆骂鸡》是从山西名艺人(后在张家口市郊区许家庄
落户)“三疙瘩”那里学来的。水上漂(王玉山)的《王婆骂鸡》
又是由李子健传授的。
李子健因少年成名,比起老艺人来肚子里装的戏还较少,
但他虚心好学,“十里麻”的儿子名艺人苏大友经常给子健说戏。
由于他在艺坛上善于汲取各家之长,所以艺术水平提高很快。
1914 年 12 月,我二人即在张垣分手,他到了北京。
1919 年,“长胜班”在宣化“兴华茶园”演出时,李子健
又从北京来宣化住了这个班。那时他已与北京的河北梆子著名
坤伶李翠芬结为伉俪。李翠芬的父亲是北京有名的珠宝玉器商,
膝下无子,于是子健便在李家入赘为婿,正式由姓常改姓为李。
当时他二人住在宣化草市东的万和栈,身边并有了一个两
岁的男孩,乳名叫“福根儿”。这就是后来驰名京剧界的“四小
名旦”之一的李世芳。据说李世芳是他父母外出演戏时,在内
蒙的萨拉齐城的炭市街诞生的。
“长胜班”把李子健夫妇从北京请到宣化是付出很高代价
的。他们每人每天除赚六块工钱外,还要另加一块钱的菜金。
过了春节,我记得李子健的岳父母也从北京到宣化探望女
儿、女婿。子健的岳父文雅端庄、谈吐不凡,大有富商之风;
他的岳母是旗人打扮,亦颇有风度。对他们,我们都按贵宾招
待。李子健与李翠芬当时都有点革新思想。他们在宣化带头上
台演新戏,其中有反映义和团运动的《一元钱》、《锅碗钉》等,
另外还有《黄犬救主》、《探亲家》、《剖腹验花》等平反冤案的戏
剧。李翠芬在剧中多扮正面旦角,李子健则多演反面人物,夫妻
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