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0 - 张家口政协
P. 230

荣山又到“荣春社”学艺,此时,他刚满十岁。班主尚小
                                云让郭春山教他学小花脸。一年后,荣山在《渭水河》戏中演
                                武吉,他见尚小云在台下听戏吓慌了,一上场就把“胆小天下
                                去得,刚强寸步难行”的上场诗念错了,乐队小锣立刻“的、
                                的、笃!”响了,老师生气地喊他“下去!”尚小云到后台说:
                                “学不好文,就学武吧。”此后荣山学起武花脸。
                                    尚先生要求很严,荣山小时顽皮,因上树摘枣、吃大蒜、
                                喝凉水、穿着鞋脱彩裤等,曾受到藤棍、戒尺的管教,但尚先
                                生在生活上关怀,艺术上的教诲,使荣山终生难忘。
                                    荣山十三、四岁上,添了一个新嗜好:听书和练武。他爷
                                爷开的“三合成”茶馆,每天晚上有品正三说隋唐。荣山散了
                                夜戏便去听书,练武是向一位耿先生学的。查拳、金刚拳、长
                                马掌、三节鞭等套路学了很多,这对荣山艺术上启示很大。他
                                悟出扎实的武功是演好武丑的基础,花拳绣脚挑不起大梁。于
                                是,他把武功和表演相结合,进一步下功夫,学会了小五套、
                                单刀、双刀、对枪、刀对枪以及十二种拳术。为了把跟头练的
                                高人一等,他从房顶上往下翻,然后在房顶上一层层加箱子,
                                站在箱子上往下翻,把跟头翻的又高、又轻、又利索。他吸取
                                名家之长,也注意进行创造,把“拖躺拳”搬上舞台与“锞子”
                                溶合一体,演出了高人一等的功夫。在演《白水滩》中,荣山
                                饰青面虎,与十一郎开打时,十一郎横扫一棍,他腾空跃一米
                                五高来一个锞子,跃的轻、跳的高,摔的狠。接着一个“鲤鱼
                                打挺”蹦起来又是一个锞子硬抡背,旱地拔葱干吊起来空中侧
                                身翻斤斗,一连串的高难惊险动作,干净利落,勇猛轻快,使
                                人目不暇接,人们称他为“锞子张”。尚小云亲手发给他一枚黄
                                底红字的“国剧”徽章,证明他学艺合格,允许在京搭班演出。
                                    荣山出科后,除了在本科演戏,还经常到别的戏院搭班。他
                                听人说塞外好混,能挣大钱,于是来到包头“西北剧场”。他使
                                出全身本领,演了一个月,算帐时班主告诉他:“慰问日本人演

                                                                                      220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