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1 - 张家口政协
P. 141

写康熙皇帝的野史小段,传奇色彩极浓。石廷秀,也是说竹板
                                书的,因其在张呆的时间不长,没留下什么影响。
                                    此外,还有一些唱西河大鼓或者是说评书的艺人,如李瑞
                                芳、李瑞君、李温通、赵豫堂、齐鹤鸣、李莜亭、赵喻光、刘
                                庆昌和唱花落子的女演员李淑英、王美芹等人,也都在张垣的
                                曲艺发展史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
                                    闪烁在张垣曲坛上的,还有一颗值得山城骄傲的明星,就
                                是我国著名的相声表演艺术家常宝堃。
                                    常宝堃是北京人,满族。1922 年 5 月 5 日出生于张家口。
                                父亲常连安九岁入梨园学戏,十六岁进“喜连成”科班。因嗓
                                子倒仓后不能唱戏而流落街头。到张家口以后,没有生活来源,
                                便在街头撂地摊,变戏法、说单口相声糊口。
                                    常宝堃从五岁起,便跟父亲一道卖艺,先后到北京、济南、
                                大连等地演出。因他出生在驰名全国的“口蘑”产地张家口,
                                而且本人的个头不高,脑袋挺大,便起艺名“小蘑菇”,在当时
                                张垣商埠里巷,家喻户晓、尽人皆知。
                                    常宝堃自幼便勤奋好学,做艺刻苦认真。九岁时拜天津相
                                声名家张寿臣为师,后又求教于相声界前辈焦德海、白宝亭、
                                陶湘如等人,在艺术上收益非浅。
                                    常宝堃的基本功很扎实,艺术表现严肃认真。他口齿伶俐,
                                表演时喷口足,吐字真;做功亦不一般,人虽然有点胖,但动
                                作洒脱自如,步履轻捷,能给人以艺术美的享受。更可贵的是
                                他的天性的机敏诙谐,使他在艺术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通俗谐
                                趣的风格。
                                    常宝堃从十五岁起便蜚声全国,后与相声大师侯宝林跻身
                                相声界之首,是我国相声表演艺术不可多得的人才。
                                    1950 年抗美援朝开始,常宝堃将一腔爱国之情,奉献给了
                                祖国和人民。1951 年,主动申请参加了中国人民首届赴朝慰问
                                团曲艺大队,奔赴朝鲜战场。同年四月不幸牺牲,年仅二十九岁。

                                                                                    - 136 -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