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22 - 张家口文史 总第五十五辑
P. 322

中期的泥坯房,破败飘摇;吃水倒是不太困难,毕竟守着一条
                    大河,河湾的井水足以供应村人用水,但问题是输水管道埋得

                    浅,而且年久老化严重,夏天还好说,一到冬天管路一冻,吃
                    水便成了大难题;关键是这几十人还都是老人,最年轻的也近

                    六旬了。村委会也一直没有办公房屋,多年来村支书走在哪里,


                    哪里就是村委会;扶贫工作队还是乡政府协调才在离村三里外


                    的矿山检查站找了间歇身的宿舍……那一夜,躺在矿山检查站

                    的宿舍里,郭英斌一夜难眠,满脑子想的都是三里外的柳沟村。

                         第二天一大早,郭英斌便和另两名扶贫队员赶到柳沟村。

                    按照原来的安排,单位要给柳沟村改造饮水管路,防水铜线和
                    优质塑料水管已经到位了,工程队也已经联系好,说好了这两
          292
                    天就要开工,他们得盯紧点。气温虽然还没有降至冰点,但塞
                    北的冬天历来就像孩子的脸,说变就会变,所以务必要在寒流

                    来临之前把这项工程做好,彻底解决百姓的冬季饮水困难。那
                    一天,和工程队一起查看施工线路,落实施工材料,协调各家

                    各户……等回到宿舍时,天已经完全黑了。草草地吃了口饭,
                    躺到床上,郭英斌的骨头像散了架,有一种说不出的疲惫,毕

                    竟他已是 “奔六”的人了。
                         从 2016年 11月至今,郭英斌已经记不清有多少个这样的

                    日日夜夜了。经过驻村工作队员和村 “两委” 干部的共同努
                    力,柳沟村终于在 2018年脱贫出列,12个贫困户全部实现了

                    脱贫。一分汗水一分收获,成绩总是留给他们这些勤劳者的。
                    在脱贫成果的背后,又蕴含了他们多少辛劳呢?

                         郭英斌清楚地记得,为了寻找柳沟村脱贫的路径,他们驻
                    村工作队员和村 “两委”干部,反复研究了无数次,最终才确

                    定了以农业脱贫的思路。柳沟村人口少,年龄结构大,知识水
                    平低,其他地方产业扶贫的路子走不通。但柳沟村也有自己的
   317   318   319   320   321   322   323   324   325   326   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