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21 - 张家口文史 总第五十五辑
P. 321
桑干水浇灌,所以长势良好。晨曦下,勤快的柳沟人已经在田
地里拔草锄地了。看到郭英斌,都积极地和他打着招呼。郭英
斌一边应着一边向南走。走到村委会下的坡道上,他都会停留
一会儿,看一看坡上村委会的房屋,欣赏一下河湾的景色。
柳沟村委会原来没有办公房屋,是他们来了以后,积极跑
办,最后争取到中组部的支持才建起的,不仅方便了村委会办
公,也结束了他们借居的历史。每次,郭英斌的目光都会在村
委会停留片刻后再转向坡下的河湾。坡下是一片草地,一只毛
驴在那里默默地咀嚼着嫩草,往远处是村里的田地,田地尽头
是一片片树林,树林过后便是两座山夹着一条峡谷,桑干河便
是沿着这条峡谷一路远去,过王家湾,流达涿鹿,最终汇入永
定河。据说,附近有六条沟,所以村庄原来叫六沟村,后来因
为沟里长满柳树,便改称柳沟村了。每次,站在那里时,郭英
斌都会心生一种惬意。他感到柳沟村是那样美,虽然地处塞北,
却有着江南水乡的韵致,简直就像桃花源一样。尽管它偏僻、
遥远,但却静谧、安详,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
当然,这是现在的柳沟村,几年前的柳沟村却完全不是这
样。当年第一次来柳沟村的情景郭英斌依然记忆犹新,恍如
眼前。
那是 2016年 11月的一天,当单位的车把他和另一名扶贫
队员送到柳沟村时,他的心不禁感到一片茫然。季节虽是初冬,
天气并不怎么冷,但他却真切地感到了一种彻骨的寒意。他瞬
间意识到这个人口只有几十人的小村庄的脱贫任务并不像自己
来之前想象得那样容易。是啊,村庄小,贫困人口数量不多,
但问题却并不少,脱贫基础非常孱弱:入村道路已经破败不堪,
坑坑洼洼,车辆行驶在上面,像逆水行船一样颠簸;村内街巷 291
都未硬化,下雨天肯定泥泞不堪;许多人家的房屋都是 20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