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6 - 目录.FIT)
P. 196

Z
                      H
                      A
                      N
                      G
                      J
                      I
                      A
                      K        作干部学校,当成本会计教员, 随后和陈立夫先生失去了联系。
                      O
                      U             在舅舅对陈立夫先生的拜访中,每当谈起我父亲的情况,陈
                     张         先生对过去的往事记得清清楚楚,说我父亲是一个谨小慎微本
                     家
                     口         份人。后来舅舅把陈立夫的照片和在台北的通信地址寄来给
                     文
                     史         我,让我和陈先生通信,当时我还有所顾虑,不敢和他来往,后
                     W
                      E        来在政协和统战部的帮助教育下,提高了对统战工作的认识,认
                      N
                      S        为应该通过这一特殊关系,向台胞宣传祖国改革开放以后取得
                      H
                      I        的巨大成就,为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和祖国统一的大业做些实
                    196        实在在的工作。于是我就给陈先生去信,告诉他我是冯祥麟的

                               长子,以及我们家的一些情况。十几天后,我就收到陈先生从台

                               湾寄来的亲笔回信。当时我真想不到,一位中国现代史上的知
                               名人物, 一点架子也没有,竟向一个普通的市民及时亲笔回信。

                                    在此期间,每逢元旦、春节,我都以晚辈身份向他拜年,给他
                               寄去贺卡祝他老人家新年快乐,健康长寿。陈先生是见信必亲

                               自回复,并回赠贺卡给我,恭贺新春,共同祝贺,以后我俩结成
                               了忘年之交。

                                    陈先生知道我喜爱收藏书法作品,在几年的交往中先后题

                               写了几幅墨宝给我,尤其在他 97 岁高龄之际,为我题写了 “是
                               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数”的墨宝,用孔孟之
                               道的哲理,教育我待人接物,为人处事。这幅墨宝写的苍劲有

                               力,真令人难以相信是年近百岁老人写出的作品。

                                    1994 年,工商联组织对外挂牌成立商会,我写信请陈立夫
                               先生为宣化商会题字,不久陈立夫先生用宣纸题写 “货畅其流,
                               商之功也”一幅墨宝寄来宣化,称赞商会为商品流通做出了贡

                               献,会员看了都很高兴。

                                    2001 年,舅舅从台湾打来电话,告诉我陈立夫先生病逝,我
                               不能前往吊唁,只能请舅舅代冯氏后人对先生离世表示哀悼。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