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8 - 目录.FIT)
P. 118
Z
H
A
N
G
J
I
A
K 了几本小册子,配备了一个老头子。”我们可以把这种诙谐的
O
U “顺口溜”既看作是对文史工作偏颇的社会评价,也可视作是对
张 文史工作处境的一种形象概括。1984 年,杨继先调到文史处任
家
口 职时,文史处编制只有两人,实质只有杨一人。后来从工厂调来
文
史 一名青年,不久这名青年上电大,再后来又抽之下厂。许多时
W
E 日,办公室只有杨继先一人。文史资料最鲜明的属性之一为 “三
N
S 亲”,即所 捜集资料必须是“亲历、亲见、亲闻”。具备对张家口历
H
I 史有“三亲”资格的人及其后裔,分布在一个有 12 亿人口、 960
116 万平方公里疆土的泱 決大国之中,如何查找到这些人并与之取
得联系,最后得到他们支持能源源不断寄来第一手资料;尤其是
那些曾经为政敌的国民党高级军政人员及其子女,如何让他们
放下包袱,真实地写出他们所历所闻所见,这绝非是常人坐在办
公室里“一杯茶、一根烟、一张报纸看半天”所能想象和体验的。
杨继先想了许多超常办法,而让我们非常动心的是他采用着被
—
现代通讯文明日益淡漠的古老通讯手段——写信。杨继先抓住
每一条线索,用书信在茫茫人海求索支持,他起早贪黑地写,一
写就写十封八封。十几年来,他仅写出的信就有 4000 余封,达
200 多万字;我们毋须审看他写的每封信的内容,我们只须看一
眼、翻一下他保存的 1900 余封国共两党高级军政人员以及社会
各界人士的复信,我们就不难想象,他渗透在 毎一封书信中的爱
与信任,人格与力量,以及所有的心血和劳苦。如果没有这些,
那位如今担任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参事、原国民党张北专员、第九
兵团少将白震能给杨继先写来 80 余封信和 10 万余字的战事资
料吗?如果没有这些,共产党的 20 余位将军能为张家口文史资
料写来重要的“三亲”稿件吗?如果没有这些,那位首次解放张
家口的原冀察部队四十团团长、后任北京卫成区副司令员的杨
森将军能十几次来张家口看望杨继先吗?如果没有这些,聂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