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84 - 张家口政协
P. 384

人  物  述  林




                                的专业。
                                    1928 年,叔父中学毕业后考取了北平大学预科班,就读理
                                科。这所大学是中国一流大学,师资水平较高。上预科班时,
                                他曾被选为班代表,学生中的学习生活等问题,多数由他向老
                                师联系。预科二年后升入北大地质系,授课的很多是著名地质
                                学家,如教普通地质学的是丁文江,教岩石学的是李四光,还
                                有教地层、古生物学的美国教授葛利普等。这些教授严谨的治
                                学作风和勤勉的敬业精神,都给了他很大的影响。在地质系,
                                每学期至少有 4 次野外调查,包括地质结构、矿产、地层观察、
                                采集标本等。这些工作为他以后在地质学方面取得的成就,打
                                下了坚实基础。在读地质系一年级时,由于学习成绩名列全系
                                第一,曾获得 100 块银元的奖学金。大学四年级时,又因撰写
                                论文著称,获得北平研究院的奖金。
                                    1935 年,叔父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北大,当时打算去英国留
                                学,就此事曾征求丁文江教授的意见,丁教授建议他先在国内
                                考察,并报中央地质研究所,因此,他在该所专事调查长达 6
                                年之久。期间,他从洛阳经伊川、临汝、宝丰,穿越伏牛山至
                                秦岭的鲁山到达南阳等地,对古生代地层作了广泛的调查与研
                                究,并采集了大量化石和岩石标本。以后又先后到山东临朐与
                                安徽贵池九华山调查古生物化石和地质结构的形成,并撰写了
                                论文,发表在 1937 年的中国地质学会会志上。
                                    抗日战争开始后,由于抗战的需要,油田勘察和燃料研究成
                                为地质研究所的首要任务,叔父被派往四川调查流井,经过对大
                                批地质资料的分析研究,推测出石油的储藏地。事后他写了一篇
                                论文,在中国地质学会上宣读,得到地质学会理事长翁文濒的赞
                                赏。此后,他还先后到达湖南、西康、贵州等地调查煤田、铁矿和

                                                          - 358 -
   379   380   381   382   383   384   385   386   387   388   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