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57 - 张家口政协
P. 357
忆我市的影剧院和剧团
一生”郭凤英、牛桂英等都在这里。牛桂英在张垣很有影响,
后到山西省晋剧院,戏曲影片《打金枝》中的沈后就是她扮演
的。有一次,听说郭兰英要登台亮相演出《算粮》,我和十几位
乡亲从村里赶来排队买票看她精彩的表演。不久,评赞这个班
的顺口溜就在城乡流传开了:“彦章黑”(肖亮)的吼,白翠香
的扭,“十一生”翎子功像风摆柳,郭兰英唱红张家口!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张垣还有经常演出的五个大剧场,
除了同德剧场,上堡有解放剧场(原名中正堂),桥东有庆丰
剧场,小河套的裕民(后改“大众”剧场)和东河沿的新新。
在裕民演出挂头牌的演员是刘仙梅、“金铃黑”(郭寿山)和
“九岁红”(崔德旺),新新的领携主演是王桂兰、刘玉蝉、
“十三红”刘宝山。他们暗中较劲,好像在唱“对台戏”。裕
民演出《红楼梦》、《蝶双飞》。由于当时正宣传贯彻婚姻法,
《蝶双飞》(祝英台和梁山伯的爱情悲剧)一下演红了。一天
两场,一连两个多月,场场爆满,还有不少观众站着看。好
多人看得入迷了,他们说:“宁可结婚往后推,也不误看‘蝶
双飞’!”
当时放映电影的地方也不少,各县区都有一至两个影剧院。
市里除了人民和民主影院外,工人俱乐部、地区公安处礼堂,
还有红旗楼张家口电影院,市群艺馆也常放映电影。
经常演出的专业剧团全市就有 22 个(包括各县、区)。市里有
晋剧一、二团,地区有青年晋剧团、歌舞(二人台)团、话剧团。
各县除晋剧团外,还有二人台、河北梆子(怀来)、蔚县秧歌和怀
安软秧歌,市群艺馆有歌舞曲艺演出队。农村的业余剧团和宣传队
以及戏台就更多了,几乎村村有。1958 年第一次普查,全市保存
完整的戏台有(也叫乐楼)两千多座。可惜在文革“破四旧”时
大部都毁了,仅剩下四百余座。怀来县鸡鸣驿和万全洗马林镇就
- 3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