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94 - 张家口政协
P. 294
往 事 寻 踪
同年夏天,他来到笔者所在的张北县文教科视察工作,因
当时县里没有招待所,就安排住在我的宿舍里。师生多年未见,
彻夜促膝谈心。他以长辈的身份对我的成长(已时任教育科行
政科员)给予鼓励,并谆谆教导我要热心工作和许多做人的道
理。当分管文教工作的副县长许闻诗(也是我文教科前任科长)
听说专署教育局人员来视察工作时,亲自会见了他。许闻诗,
怀来县人,也曾在 1904 年考入宣化十六中读书,从事教育工作
多年。上下班同窗学友相见,又有同样职业爱好,所以两人交
谈甚欢,在机关食堂备餐招待后,许老对梁沅的品行和才干大
加赞赏。事后曾对我说:“你能亲聆梁校长的教诲,是很幸运的
机遇。”曾与梁沅同过事的专署教育局中教科长康炳麟,在任张
北县文教科长时,他们就互相认识、熟悉,他对梁沅评价说:
“梁沅在怀安、万全(因两县曾二度并县)教育界,声誉很好,
威信很高。”
在原籍,梁校长的故居与我家开的面铺斜对过,我叔父长
他二岁,是他幼年时的同学,所以他抽空常来面铺内闲坐,与
一般店员、磨倌、榨油工也能聊到一起,没有半点文化人和校
长的官架子。他博学多才,爱好广泛,琴棋书画样样都行,逢
年过节街坊邻友寻上门来,让给写春联、画窗花,他来者不拒。
我们完小教美术的黄兆勋老师,是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的本科
高才生(曾任涿鹿中学美术教师多年),在全地区美术界也很有
声望,他的画作有时也请梁校长配诗题字,以增添新的意境,
互相切磋技艺,相得益彰。我们学校本来有给外地驻校老师办
的小伙房,厨师技术也不错,但梁校长每天放学时,跟在学生
队伍的后边,回家同父亲、继母、弟妹们同食一餐饭,共喝一
锅粥(当地习俗每餐必备稀饭),从没享受过特殊待遇。
就是这样一位终生热爱教育事业,平易近人,忠厚老实的长
- 2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