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91 - 张家口政协
P. 291

怀念尊敬的老师梁沅




                                学都能背几段《论语》章节或几首唐诗。什么“黄河远上白云
                                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离离原
                                上草,一岁一枯荣”或“吾日三省吾身”等等。四年级以上学
                                生学习范围更广,从《陋室铭》、《杂说四》(即“世有伯乐然后
                                有千里马”)、《五柳先生传》学起,一直学到前、后《出师表》,
                                前、后《赤壁赋》等许多名篇。当时我们已能熟背的《桃花源
                                记》、《归去来辞》、《爱莲说》、《卖柑者言》,直到后来考入师范、
                                中学时才在教材中学到。我们学校的高小毕业生,都能背诵古
                                文五六十篇,奠定了深厚的文学基础,也提高了同学们的写作
                                能力。很多同学后来在工作岗位上凭借扎实的语文功底大显身
                                手,这都得益于梁校长的培养。
                                    学校还每周选定一个中心课题,由老师们亲自作词谱曲,
                                创作学校的“每周一歌”。在学校办公室后院,老师弹着风琴,
                                组织同学们集体学唱,满院歌声朗朗,一片欢乐气象。记得“勤
                                勉周”的歌词有:
                                    “……许多少年,
                                    白头伤叹,
                                    将与草木同凋残,
                                    落花流水春去也,
                                    及早勤勉。”
                                    这样的教学方式,寓教于乐,活泼新颖,易学易记,既培
                                养了音乐天赋,又学到了祖国传统文化。
                                    1945 年“八一五”抗战胜利后,继续担任校长的梁沅废止
                                了体罚制度,建立起新型的师生关系,政治文化生活空前活跃起
                                来。由于当时没有正式的课本,梁沅就组织高年级同学选学晋察
                                冀边区新华书店出版的《鲁迅小说选集》中的文章,如《祝福》、
                                《故乡》、《孔乙己》、《在酒楼上》等。还学了刘鹗所写的《老残游

                                                          - 265 -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