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4 - 张家口政协
P. 204
沧 桑 纪 事
后教师改吃农业粮,吃粮指标与当地社员相同,由大队储备粮
或国库统销粮供应。这样以来,教师吃粮定量减少了,粮种也
比较单一,吃不到谷黍豆薯等。
执行“侯王建议”,既加重了生产队的负担,也降低了教师
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极大地挫伤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进而形
成学校秩序混乱,教学质量下降。
值得特别提出的是,杨庄窠公社党委在执行“转办”方面,
未随大流而另有主张。该公社决定虽把公立小学下放到大队来
办,但原任教师不予调出,职务、岗位尽量不变。教师的待遇
想法保持不低于其他公社。这样以来,杨庄窠公社的教师保持
相对稳定,一批教学骨干没有外流,教学工作未受到大的影响,
故恢复高考制度后,该公社的一批高中毕业生脱颖而出被大中
专录取,充分显示了优秀的教学成绩,那与“转办”时所采取
的应变策略是分不开的。
执行“侯王建议”所造成的种种弊端不断反映到县革委会。
同年 5 月底,文教组以 50 多天的时间在建新(吉家庄)公社搞了
如何解决教师生活待遇的试点工作,其结果并不能解决广大小
学教师的实际生活问题,来自各地的反映仍很强烈。
1972 年 1 月 11 日,蔚县革命委员会政治部与指挥部联合
发出通知。《通知》指出:全县除立新(代王城)公社的公立教师
仍继续实行“工分加补贴”、吃农业粮外,其余公社的公办教师
的工资待遇与口粮一律恢复为领工资和吃商品粮。通知事宜从
1 月份执行。至此,在蔚县执行了两年零十个月的“侯王建议”,
不得不以失败而告终。
(本文除参阅有关资料外,并采访了张锦山、张怀信、顾
养等人)
作者简介:周清溪,蔚县文史爱好者。
- 1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