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86 - 张家口政协
P. 286

人  物  春  秋





                                    这个学校是分科教学,学制 3 年。在规定时间之内要完成初
                                高中 6 年的课程。学生都是一些文化偏低、工龄较长的工农干部。
                                文化程度不等,年龄不一,有的刚经过扫盲相当初小程度,也有
                                高小程度的,有 20 岁左右的,也有 30 多岁、甚至还有 40 岁左
                                右的。我是个年龄较小、文化很低的学生。
                                    学校领导见我年龄较小,便分到理工科。我根本不懂理工科
                                是学什么的。等开课不久才知道是学习数理化的,过去连这些书
                                名都没听说过,学起来非常吃力,根本听不懂。于是不想学习了,
                                坚决要求到文史科去。校长刘汉铭找我谈话说:“学会数理化、
                                走遍天下不害怕,你年轻轻的不学数理化,难道能让上年纪的人
                                学吗?培养你们当未来的红色工程师呢,要坚定信心,努力学习
                                啊!”我只好服从需要,刻苦学习,理解不了就死记硬背,晚上
                                和节假日不休息,独自复习功课。星期天一般也是上午写作文,
                                下午复习理工课。有一次一上午我就把一个学期的作文本一气写
                                完,并且还编了一个故事,刘老师阅后的批语是:“拍案叫绝!”
                                这对我鼓舞很大。因此,虽然我的主课是数理化,但始终没有放
                                弃语文课。
                                    经过一年半时间,我们学完了初中课程。我的学习成绩比较
                                好。进入高中学习阶段,大家都很吃力,我也紧张的学习,还能
                                保持优良成绩。因此,大家选我做班里党支部的工作,可也没有
                                影响我的学习成绩。经过三年紧张的学习生活,1955 年,又逢
                                中秋毕业考试时,我获得了优良成绩。因而学校确定我报留苏预
                                备生。我不仅报考了中国有名气的大学,还报了莫斯科大学,真
                                是有点沾沾自喜,实打实的要上大学去呀。考试的结果,我班同
                                学一致认为我们本届生比上届生成绩好,估计被录取的人数少不
                                了。我对留苏信心不大,心想怎么也能上个一般的大专院校。但


                                                          - 270 -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