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0 - 张家口政协
P. 170

时  代  变  迁




                                屋作为储藏室,另一侧的小屋作为厨房。此外,有的户还在屋顶
                                架了铁柁,将任意一间屋建成较大的会客室,里面摆放沙发、衣
                                柜、电视机等新式家具和电器。近年来,一些赶潮流的户在外屋
                                与大客厅间用推拉式活动木门、木窗隔开、外屋成为过道。后边
                                用砖墙隔开的小屋,建成洗澡间、厨房、土暖气锅炉专用房。房
                                屋地面有水泥地面、水磨石地面和地板砖地面。墙面用麻刀灰抹
                                光,屋顶用麻刀灰、苇帘吊顶,墙面粉刷经历了自采的白土、购
                                买的大白、白粉球等材料。近年来新建房户普遍用涂料粉刷。
                                    (5)住房情况  解放前,顾家营村人凭几代人的积蓄才有
                                力量建一次房。所以,村子在几十年间都没有变化,三代同堂的
                                户并不鲜见。没房的户比较多,这些人盖不起房,只好租住、典
                                住别人的房屋。有的人家因急需用钱,就把自家的房子典出去,
                                自己另寻安身之处。解放前土地私有,买一块宅基地,子孙后代
                                结婚都要往院里挤。有的建成了四合院,有的建成了前后院。后
                                代人继续在院里插缝建房,到后来,仅留下窄窄的走道。一个家
                                族拥住在一起,每户两三间住房,每户一个厕所,每户一个粪堆,
                                每户一个柴火囫囵,把个院子挤得满满的。因而,经常发生因争
                                院拐角而闹纠纷。
                                    50 年代,有少数村民率先离开拥挤的大院,到村边的大渠
                                东建起了宽敝的住房。60 年代,有几户村民在村南的土地上建
                                了房,随着房子的增多,人口也在增多。由于每年有数对新婚的
                                青年要住房,所以,直到 70 年代,房子仍很紧缺。在 70 年代,
                                上级对粮食生产抓的紧,公社,大队对审批宅基地从严掌握。这
                                段时间对急需住房的户,允许其在原有的宅基地上建房翻新,并
                                对过去大院实行插住户的办法,把建筑房屋限制在非耕地上。
                                    80 年代和 90 年代,全村的住房发展很快,大部分是在二分

                                                          - 146 -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