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6 - 张家口政协
P. 56
烽 火 年 代
《晋察冀日报》记者、平北《挺进报》主编王炜,是第一个以
诗歌形式歌唱新生张家口的诗人。抗战后期在赤城大海陀山与雕鹗
一带的艰苦环境中坚持党报的编辑工作,抗战胜利后担任察哈尔省
文联主任。1945 年 9 月 15 日,按照《晋察冀日报》社长邓拓的指
示,他在报社排字房挥笔写下了《当我看见了你》和《烟筒在喷吐
黑烟》两首短诗,发表在当天的《晋察冀日报》上。
《当我看见了你》:“当我看见了你/亲爱的塞上都市/我勉强把
要滴下的热泪吞起”,“当我看见了你/我又是怎样地欢喜”。经过八
年苦战,终于从山地农村走向城市,表达了一个转战于山地的战士
猛然置身于喧闹的城市时的激动心情。诗人说:“从今沙漠里也要遍
开花朵/战斗的人民/将永远歌唱着你”。在《烟筒在喷吐黑烟》中,
诗人的目光关注着到城市中的工厂,冒黑烟的烟筒是那个时代城市
建设的标志,也是诗人们引以自豪的“盛世景致”:“烟筒在喷吐黑
烟/机器的飞轮在旋转/是我们自己的工厂呀/工人不再是奴隶卑
贱”,“快些!/快些呀!/叫轮子快些旋转”,因为“敌人并没有放下
武器,/战士们还在前线血战。”这两首诗作加起来也不过二十二行,
但在闻名晋察冀边区的王炜笔下,却极其凝练准确地传达出对新生
城市的新鲜感受。
诗人朱子奇原在延安中央军委直属政治部工作,1945 年冬到张家口
后 ,于12 月3 日即带着远行的征尘,亲自乘车进入“自己的城市”时
的最初印象,写下了 120 行的抒情诗《人民的张家口》: “在这塞外底
风沙的黄昏里/看!/你仿佛一位多难的老人呀/坐在山盘中沉思”,由
此回顾了八年来敌人占领下的张家口人民所遭受的苦难:“无论孩子和老人都
不会忘记/在那屠场的西沙河的两岸上/还能瞧见同胞们未干的血迹/排
立于宣化大道的电线杆哟/它还记得/多少好兄弟的影子/被狱牢的黑
- 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