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5 - 张家口政协
P. 235

张家口解放初期的农业救灾




                                专区拨出贷粮和救灾粮 24.5 万斤。察南地区首次就拨放粮食 17
                                万斤。地区银行系统给各县供销社拨去 50 万斤的贷粮款。据统
                                计,察南、察北两地区先后给灾区拨救济粮 500 万斤,贷粮 649
                                万多斤。

                                                        生产自救

                                    党和政府为确保灾区人民生命安全,在大灾之年不死人,采
                                取了多种措施抗灾渡荒。
                                    一、搞代食品,挖野菜、吃荞麦桔等。据察南地区统计,共
                                搞到各种代食品 190 多万斤。察北地区灾民也投入了搞代食品
                                渡荒活动。
                                    二、组织各县重灾区的群众达 19000 多人以工代赈,收入粮
                                食 87 万余斤。
                                    三、发动灾区妇女劳力从事田间管理,腾出大批男劳力从事
                                副业或外出打工,补农业收入。察南地区各县开展起副业生产
                                20 多项,参加生产的男女劳力占总劳力的 70%以上。
                                    四、非灾区人民群众对灾区人民积极支援。察南非灾区人民
                                捐献粮食 90 万余斤,人民币 1500 多万元(旧币),并组织受灾
                                区人民团结一致,互相支援,互通有无,共渡难关。
                                    五、察南地区和察北地区的党和政府除在 1949 年发放救济
                                粮款外,到 1950 年又接连不断为灾区人民拨发救济粮。这年 10
                                月 15 日,察南地区专署发放救济粮 85 万斤,贷款 900 多万元,
                                衣服 2000 多件。1950 年 3 月察北地区给予灾区崇礼县贷粮 58
                                万斤,救济粮 13.7 万斤。
                                    六、实施移民政策。为解决遭灾特别严重的四海人民长期生
                                                           - 213 -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