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75 - 张家口政协
P. 275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民谣回眸




                                劫。在那个思想匮乏、文化匮乏的时代,“八亿人民八部戏,今
                                天《沙家浜》明天《红灯记》。”电影则是“越南的飞机大炮,
                                朝鲜的哭哭笑笑,中国的新闻简报。”这对看过朝鲜的《卖花姑
                                娘》影片的人来说,颇能引起一点共鸣。当时的报纸全国千篇
                                一律,群众说这是:“小报抄大报,大报抄梁效(北大、清华大
                                批判组的笔名)。”还说这是“百家争鸣,一家作主,最后听江
                                青的。”因为江青在“文革”中自封为学习毛泽东思想的“旗手”,
                                她讲的话各大报纸必须照办。当时的大学在教育改革的口号下,
                                严重脱离教育规律,取消大学考试。使大学变成了“大学的牌
                                子,中学的课程,小学的成绩。”在大学内部大搞兴无灭资,大
                                力批判“一年土,二年洋,三年不认爹和娘”的思想,甚至认
                                为,“镜子照一照,无产阶级思想就跑掉。”而实际上人们的思
                                想水平却明显下降,人们说“文革”期间,“最自由的是吐痰,
                                最民主的是污染,最集中的是挤车,最统一的是服装。”人际关
                                系十分紧张,人与人之间不敢说句真心话,许多人变得圆滑世
                                故,“曲率半径处处相等,摩擦系数点点为零”,就是对这种人
                                的形象描述。与此同时,少数造反派头头却处心积虑地整人,
                                被干部群众认为他们“头上长角,身上长刺”,惟恐被他们咬上
                                一口。至于“文革”初期流传一时的“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
                                反动儿混蛋”,将群众分为红后代、黑五类的作法,则更是封建
                                思想的反映,为人民群众深恶痛绝。

                                      作者简介:韩祥瑞,2002 年 10 月离岗,离岗前任张家口
                                教育学院党委书记、院长。






                                                          - 243 -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