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3 - 张家口政协
P. 83

这一鲜为人知的史实,直至今天,才得知其详。事有巧合,1931
                                年原察哈尔省主席刘翼飞建桥时(因当时铁桥不许通行载重马
                                车、汽车等),资金短缺,刘翼飞亲赴北平面见张学良将军,张
                                学良将军拨款又在现人民影院附近建造了一座桥(单桥),因张
                                学良将军字汉卿,故取名“汉卿桥”,1959 年人民政府加长原
                                桥,并又紧靠原桥另建一座,变为双桥,更名“解放桥”。
                                      “清河桥”历经沧桑七十余载,过去虽遭敌人破坏过,但
                                仅仅是小改小修,现仍然雄居于繁华的要冲大清河上,不仅继
                                续为张垣人民服务,也成了张垣古老的名胜之一。
                                    1926 年 1 月,张之江任西北边防督办。

                                                          光大国粹

                                    1928 年 4 月,国民政府国术研究馆成立,因张之江精通国术,
                                故兼任理事、馆长,他也是中华国术馆第一任馆长。张之江不计前嫌,
                                “三顾茅庐”,请过去的“对手”李景林出任副馆长,将国术馆治理
                                得井井有条,培养了大批武术人才。1930 年 4 月,张之江带两位
                                “侍从”(武林高手)去日本治病,日本天皇接见张之江,“以
                                武会友”日方精选了 4 名柔道高手,其中有打遍 12 国无敌手
                                的名家佐藤次郎。然而张之江的“侍从”之一摔跤名家杨法武
                                接连打败日方 4 名柔道名家,扬了国威。1936 年,第十届奥
                                运会在德国柏林举行,中国武术界在张之江的呼吁与推动下,
                                由他选拔了一批国手,组成了代表团前去参加,因无此项目,
                                比赛无对手。中国武术以表演形式亮相,博得各国专家一致好
                                评,赞为中国独有之瑰宝,并授给中国武术事业的倡导者——
                                张之江以一枚金光闪闪的奥林匹克纪念奖章。张之江是使中国
                                古老的武术首次进入国际体坛的第一人。
                                     1937 年 7 月,抗日战争爆发,张之江积极主张抗日,这
                                时他虽然已获陆军上将军衔,但蒋介石却始终未让其带兵作战。
                                     全国解放后,张之江于 1954 年 2 月任全国政协特邀委员。期



                                42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