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15 - 张家口政协
P. 515
固与扩大爱国统一战线服务,为繁荣文艺创作服务。也可以用
八个字高度概括:“存史、资政、团结、育人”。过去称为“存
史、资政、统战、教化”,“统战、教化”不如“团结、育人”
更易于被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所理解与接受,但其根
本宗旨仍然是紧紧围绕“三个服务”这个中心。
文史资料的特殊功能还可弥补与匡正历史文献资料。
《张家口文史资料》在匡正张家口近现代史上的两大悬案
方面,作出了贡献。
其一,关于宣化首次解放时间的考证。笔者与宣化区政协
宣教科长张连仲经过多年的深入调查,多次听取指挥宣化首次
解放的段苏权、杨森将军的回忆,拜读了他们的回忆录,听取
了当时写报道稿件的通讯参谋徐亚茜的讲述,又查证了一些历
史档案资料,得出了正确的结论——即宣化首次解放的时间应
该是 1945 年 9 月 2 日晨 8 时左右。尽管 1985 年宣化区委办
公室发文定宣化首次解放日为 1945 年 9 月 8 日,仍然要被历
史的真实所推翻,历史不是由现今党政部门下达文件所能决定
的。现张家口市志、市党史、市文史、51056 部队军史馆均按
1945 年 9 月 2 日为准,尽管宣化少数同志还固守 9 月 8 日之
说不放,这也无关大局。
其二,关于大境门是否钉死过革命烈士多松年的悬案,这
更是一个复杂而敏感的难题。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被某些
人与新闻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钉死说”给山城制造了混乱。
笔者经过六个年头的走访、调查、积累各种资料,写出了 12000
字的考证文章,证实多松年烈士 1927 年 7、8 月份被敌人杀
害于清河桥(即原大铁桥)畔,彻底否定了“钉死说”,这一正
确的结论得到了市委领导的充分肯定。史学工作者应该实事求
是,尊重历史,反对为了适应“教育”的需要而编造历史,更
反对那种片面追求“轰动效应”的花架子作风,这些伪造的东
西经不住时间和实践的检验,如果不及时纠正,所造成的混乱
后果是不可估量的。
此外,笔者还通过采访邓世昌的曾孙女邓立英,发现 1979 年
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