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08 - 张家口政协
P. 408

张润甫等。这些商人不仅具有优越的经济条件,且更有广泛的联
                                系网络。因此,很快便在城乡打开局面。在发展道徒、搜罗骨干
                                的基础上,首先在城里万字会街建起一处佛堂,定名为“天顺号”,
                                是宣化境内一贯道的总部。孙善明任佛堂道长,他又任命了许多
                                点传师。与此同时,下花园一带也发展了很多道徒,以马寅禄为
                                首,在上花园建起了佛堂,定名为“协和号”,马寅禄为道长。于
                                是南北两地互相呼应,竟相发展,设立专门机构,培训职业办道
                                人员,如坛主、点传师、三才(天才、地才、人才)和财务、道
                                务、外联、杂务等,迅速形成机构齐备、职能完善、组织严密的
                                一种组织。到日寇投降后的 1945 年,宣化境内,已发展道徒
                                36000 多人,约占当时全县总人口 18 万人的五分之一,且多为
                                成年男性。这是一股不可小观的势力,它给以后的解放战争、土
                                地改革、政权建设以及社会安定,都埋下了祸根。

                                                  一贯道的宗旨与骗术

                                      一贯道的宗旨就是愚弄群众,为其所用。为了蛊惑人心,
                                他们大力宣扬“世上大劫大难就要临头了,在劫的难逃。唯有
                                信道入道,可免灾消难。”“入道之人生毕安祥,死毕升天,并
                                且前能超度父母亡灵,后能降福后辈儿孙。”这对于解放前广大
                                既没文化又愚昧无知的群众来说,无疑具有很大的诱惑力。加
                                之职业或半职业劝道人员通过各种关系施加影响和不厌其烦地
                                登门说教,成千上万的群众便盲目地入了道。
                                      入道者,必须由二人引渡,交一定数目的进道费,没有现金,给
                                粮食布匹均可。辉后到一个公坛,跪拜烧香,立下誓愿(誓言千篇一
                                律,都是事前印制现成的“永不退道,遵守佛规,严守秘密,否则天
                                打五雷轰”等),再由点传师在入道人上额印堂处用手指一点,并秘
                                授“五字真经”(吾泰佛弥勒),这就算是入道了。每逢初一、十五必
                                须进佛堂(公坛)烧香礼拜,听道学法,并不定期地交纳“功德费”、



                                367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411   412   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