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88 - 张家口政协
P. 388

为题为他摄制了专题片。
                                      柱翁晚年过得很潇洒,问他一生共作多少幅画?柱翁说:
                                “那就多了,数以万计,具体有多少,我也记不清了,85 岁以
                                前,每天上午能画两三幅,近一、二年每天作一幅。”老人一边
                                说一边从柜子里取出一大捆画,选了一幅《群虾图》,这是一幅
                                三尺对开条幅,画面上共有十二只形态各异的虾,有躬腰向前
                                的,有直腰游荡的,有弯腰爬行的。虾须用数条淡墨线画出,
                                看似容易,实则极难,似柔实刚,似断实连,直中有曲;乱中
                                有序,纸上之虾似在水中嬉戏游动,触须也象似动非动。用墨
                                浓淡深浅,润湿干燥,尤其是宣纸具有渗化迅速的效果,一笔
                                下去,不能改动,这要有坚实的笔墨功夫,而柱翁的用水功夫
                                更是臻妙,他画的虾身似乎永远是湿淋淋的,好象真生活在水
                                中,一张白纸变成了一溪清水。观柱翁画作,给人一种妙不可
                                言的艺术享受,我被老人高超画技所深佩,柱翁却很谦虚地说:
                                “画的不好,画的不好。”边说边拿起毛笔,在画上方挥毫利落
                                地写下“玉松先生留念”六个俊美的行书体字。
                                      柱翁现为中国农工民主党成员,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北分会
                                会员。他不但在教育界德高望重,而且在美术界也享有盛誉,
                                号称“山城三才”之一。柱翁在“芦沟桥”事变后离开北平回
                                到家乡定县任教,抗日战争胜利后,定居张家口,先后在察哈
                                尔省立张家口女子师范、张家口高级中学、张家口第七中学任
                                美术教师。离休后,受聘任张家口老年大学绘画老师、张家口
                                师专客座教授。新加坡邀请他出国进行美术交流访问,由于年
                                事已高,未能成行。柱翁从教 60 余年,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
                                美术人才,其中山西美协书画名家张启明、山西人民出版社美
                                编部主任赵志光、军旅画家续慧龙等都是他的得意门生,还有
                                一大批象邸小和、耿玉兰、冷乔贞、尹万荣这样出类拔萃的学
                                员。柱翁义务培养残疾青年王伟学习国画,四、五年来,风雨
                                无阻,从未间断。1976 年《人民日报》海外版刊登了柱翁与
                                弟子王伟合影的图片新闻,介绍了柱翁教残疾人学生成材获奖
                                的情况,一时传为佳话。




                                347
   383   384   385   386   387   388   389   390   391   392   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