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85 - 张家口政协
P. 385

以“本色真金无须镀”、“人品艺品两相辉”等为题的报道
                                真正反映了王一新先生的博大情怀与刻意追求,无愧于“当代
                                活板桥”的美誉,他的无私奉献的爱国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笔者注:此材料根据王一新先生众多来函及各种报刊报道
                                有关王老事迹复印件整理而成。写于 1999 年 10 月 28 日


                                                          褐马鸡

                                      褐马鸡,也称鹖鸡,属雉倒科动物,在整个地球上只生长
                                于我国山西、河北两省的吕梁山区管涔山区和小五台山区,因
                                其稀少,故而珍贵,为我国特产,稀有珍禽,它与大熊猫、扬
                                子鳄一样,被列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世界珍禽。
                                      褐马鸡的外表很漂亮,它的嘴巴粉红,两眼周围镶着圆圆
                                的金边,象是戴着金丝眼镜,面孔红得鲜艳,腿杆和脚趾也红
                                得可爱,羽毛基本上是褐色的,但有深有浅,配置得体,耳后
                                有一个白色的颈圈,有两撮耳羽向耳后伸出,象是头上生着两
                                只白角。尾羽在雉科中不算长,上半截白如鹅毛,下半截黑褐
                                色,闪耀着一层紫蓝的金属兴泽,在动物中独具一格。褐马鸡
                                的个头,连尾巴算上,最大的约有一米长,重约五、六斤,两
                                翅很短,不会飞,但会从高处向低处滑翔。褐马鸡善奔跑,其
                                速度几乎与马相当,而且在密密的丛林中,上等的好马甚至跑
                                不过褐马鸡。褐马鸡还有登高栖居的习惯,晚上喜在树上过夜。
                                     褐马鸡食性强,喜吃各种小虫蚂蚁和筱麦。其性格虽死不避,
                                与鹰搏斗,血战到底。故而在我国的汉代,褐马鸡被称为鹖,用
                                鹖羽装饰帽子后称“鹖冠”,统治者把“鹖冠”赐给武将,让武将
                                学习褐马鸡“虽死不避”的精神,这种作法一直延续到清代。
                                      褐马鸡为何生长于河北,山西的山里,现仍是个迷,可能
                                与地理位置、气候、山势、特殊的灌木丛环境有关,有待研究。
                                                                                         (蔚县政协供稿)




                                344
   380   381   382   383   384   385   386   387   388   389   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