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75 - 张家口政协
P. 375

报社记者李庶人、编辑杨畅,剧场经理张连山以及市曲艺队的
                                人员。
                                      六十年代中期,张市曲艺队演出的只有长篇西河大鼓、评
                                书、戏法,此外没有其它曲种。于是,辛克正就抽时间编写了
                                相声《舞台鲜花》,经实验演出后,效果不错。为搞个综合演出
                                队,领导分配李筱亭为辛克正捧哏。在综合队里,辛克正既说
                                单口、对口、群口相声,又演“双簧”,队里其它传统节目有西
                                河大鼓、评书等。但由于演员少,演出形式单调,未能搞活。
                                在此期间,他还曾去河北省曲艺团助演,关春山先生、恩文通
                                为他捧哏。此后,又应山西太原市曲艺队之邀,助演三个月,
                                主要在太原、大同、包头及白云鄂博等地,上演节目有《批铡
                                美案》、《婚姻与迷信》、《相面》等。回到张市后,又从北京邀
                                来十名相声演员,搞了个“张家口相声队”,他和张善增、刘中
                                升、杨尊仁合作演出了化妆相声《两个理发员》、《如此多情》
                                及《批铡美案》、《卖布头》、《地理图》等。一年多后,因为这
                                些北京来的演员不愿迁户到张,致使该队解散。当此之时,张
                                家口市文化局决心搞个综合曲艺队,于是从天津接来四名相声
                                演员,又从宣化调来齐鹤鸣,齐由说西河大鼓改说相声,并和
                                辛结成搭档,他俩合说的《家庭会议》随队巡回到河北省一些
                                城市、山西省阳泉市、榆次市、太原市演出。中途辛克正又随
                                队到昔阳县演出,专程慰问了全国闻名的大寨大队,辛和其他
                                演员受到陈永贵的接见。
                                      文革初期,张市曲艺队易名为张家口市文艺工作队,简称
                                市文工队。1968 年,文工队代表市委,慰问了郊区广大贫下
                                中农。此后,文工队又学习内蒙“乌兰牧骑”的演出形式,身
                                背行李,手拿服装道具,每天徒步行走 5—20 华里,到市郊巡
                                回演出。后又依次到了沙岭子、宋家庄、朱家庄、下八里以及
                                宣化赵川、庞家堡八区、矿区等地,又爬山越岭到下花园区的
                                每一个生产大队。辛克正和彭凤林的相声《挖宝》、《杂学地方
                                戏》、《向安家堡贫下中农学习》,深受广大社员欢迎。
                                    后来,随着“文革”的深入发展,市文工队被迫解散。为了生活,




                                334
   370   371   372   373   374   375   376   377   378   379   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