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73 - 张家口政协
P. 373

仅要懂得逗限,还要掌握好捧哏的辅助功效,同时还给他讲其中
                                的“艺德”要求。张说:“逗与捧是合作关系,要互相尊重,相互
                                体谅。倘若出现忘词等问题,要互相补台,巧妙地补上词句还不
                                能叫观众发现,抖个‘包袱儿’(笑料)令观众捧腹大笑,那才叫
                                本事呢。总之,要讲究台风,尽自己力量演好,以对得起观众,
                                这就是‘艺德’。同时还要懂得,一个演员无论何时都不能离开观
                                众,失掉观众将一事无成。”张德芳老师对辛克正的这些谆谆教诲,
                                他至今记忆犹新。辛克正四十余年的艺术道路,就是按照师长的
                                指点走过来的。由于他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师长对他也很器重,
                                1956 年他结婚时,张老师还是他的主婚人呢。

                                                         三、崭露头角

                                     50 年代,辛克正和张德芳老师合说的相声《买猴》(作者
                                何迟),一时享誉山城,辛克正也从此在艺坛崭露头角。
                                      第一次演出是在市府礼堂中厅(现张家口宾馆),这是为市
                                政协会议而举办的文艺演出会。辛逗,张老捧。演出中,凡预
                                想的“包袱”都抖响了,委员们笑得前仰后合,报以热烈的掌
                                声,并高喊“再来一段”。翻场时老师逗,辛捧,又合说了一段
                                《铃档谱》,这一炮还真打响了,引起了观众的强烈共鸣。此后,
                                这段相声演出了三十余场,有时一晚上连演两场,在这边演出
                                结束,又火速赶往另一场地。辛克正的名字也由此不胫而走。
                                此一时期,经常和他一起表演的还有煤建公司的王学铭、田巨
                                禹、关友训,节目有《黄鹤楼》、《死里逃生》、《找对象》、《对
                                春联》、《婚姻与迷信》、《大相面》等。他和保险公司的杨生春
                                合作编演的相声《怕批评》还出席了河北省的汇演,并获表演、
                                创作奖。此外,他还和衡器厂的杨凤鸣合作演出了《医牛》、

                                《戏剧与方言》等相声。跟他搭档的还有煤机厂的陆百均、关
                                崇智、周国平等。老师的培养,搭档的帮助,使辛在艺术上成
                                长很快。频繁的演出又为他后来从事相声专业奠定了良好的基
                                础。



                                332
   368   369   370   371   372   373   374   375   376   377   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