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08 - 张家口政协
P. 408
大块晕染,集中使用,方能收到最佳的艺术效果。
传统的蔚县戏剧人物剪纸,不染眉眼,看上去白眉白眼,
影响艺术效果。染脸的方法也是只染两个粉点,效果不理想。
任玉德采取在人物眉、眼上面各加一刀,再根据人物性格染色,
就显得神情毕现。使人物更加灵气,大有画龙点睛之妙。对人
物脸部,他根据需要改用水染,显得浓淡相宜,更能体现戏剧
特点和人物性格。如《红楼梦》、《白蛇传》、《嫦娥奔月》中的
人物就是用此法染成的。
四、场面组织方面的创造性
传统蔚县人物剪纸,一般由四个单人(幅)联合组成一个
场面,俗称一回,即一出戏。也有的一幅剪纸由两个人物组成。
任玉德有所发展,一幅剪纸由多人组成场面,如《十五贯》是
由三个人物组成一个场面,《秦香莲》是一幅剪纸由四个人物组
成一个场面,《破洪州》、《闹天宫》是由五幅剪纸组成一回,即
一出戏。也有由多幅剪纸组成一个连续剧的,如《杨门女将》
是由《喜庆寿涎》、《焦孟搬兵》、《惊闻噩耗》、《百岁挂帅》等
十幅剪纸组成一出剪纸连续剧。
五、画幅规格方面突破性
传统的蔚县剪纸是供人们在窗户上贴的,基本规格有两种:
一种是在小格窗户上贴的,规格约为 10×8 公分或 8×7 公分;
一种是在大窗户(风窗)上贴的,规格约为 18×12 公分。随着
时代的发展和生活的变化,以及欣赏对象的扩大,任玉德的剪
纸也打破了传统的局限,根据需要设计画幅的规格。既有微型
的,长宽不足二公分,又有巨型的,如《嫦娥奔月》为 24×33
公分,《巨龙腾飞》为 75×30 公分。
任玉德在自己的剪纸创作中,师承王老赏,又不局限于王
老赏。他踏着王老赏的足迹走过来,终于走到王老赏的前面去。
任玉德自以为是王老赏的学生。正如有人夸赞牛顿在物理学上
比他的前辈更伟大时,牛顿说:“是的,因为我是站在这些巨人肩
膀上的小孩子”。任玉德也可以说是站在蔚县剪纸一代宗师王老赏
的肩膀上的小孩子,但他毕竟站到王老赏的肩上去。他的剪纸代表
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