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05 - 张家口政协
P. 405

1975 年以前为继承阶段。任玉德注意向王老赏和其他老艺
                                人学习,努力掌握蔚县剪纸的艺术规律和艺术技巧。这一时期
                                作品的不足之处在于写实成份多,剪纸艺术的特点和优点没有
                                充分发挥。如人物剪纸《杂技人》,服装、道具、造型、构图、
                                染色基本写实,有绘画之感。又如《草与虫》,那些蚱蜢啦,蟋
                                蟀啦,蝈蝈啦,蜻蜒啦都极象原物。虽秀丽与纤美,但做为剪
                                纸来说,并不十分讨好。美则美矣,丽则丽矣,剪纸的味不够,
                                民间的味不浓。看着总觉得不过瘾,尽管《草与虫》是比较好
                                的作品。
                                  从 1975 年至 1980 年为探索阶段。为了开阔视野,从对各
                                种剪纸的对比研究中把握蔚县剪纸的个性特点,他与本厂的艺
                                人不远千里,到广东佛山、江苏扬州、南通、浙江平阳等地观
                                摩学习,大开眼界,也使他明白了蔚县剪纸之所以经久不衰、
                                蜚声艺坛的原因,就在于地方特点形成的艺术魅力。这时期设
                                计的《熊猫》、《花蓝》、《什锦鸟》以及戏剧人物、场面戏等作
                                品,使他的艺术风格初露端倪。
                                   1980 年以后是成熟阶段。任玉德的剪纸逐渐形成自己的艺
                                术风格。戏剧人物《闹天宫》、《西游记》、《岳家将》,连续场面
                                戏《杨门女将》、《白蛇传》、,花鸟剪纸《喜天花鸟》、《珍禽异
                                兽》,动物剪纸《十二生肖》、《鼠》、《牛》、《鸡》、《猫》等都是
                                这个时期创作的。1984 年创作的《春牛图》参加了全国第六届
                                美术展览。获河北省美术一等奖。1987 年创作的《巨龙腾飞》
                                参加了出国展出,并由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了年画,填补了河
                                北省剪纸年画的空白。
                                    王老赏的蔚县剪纸达到了他那个时代的最高峰,任玉德的
                                蔚县剪纸较之传统的蔚县剪纸,在如下几方面有了发展和创新:
                                   一、题材方面的广泛性
                                    传统的蔚县剪纸的创作题材基本上是戏剧人物、花卉图案、鸟
                                兽鱼虫。王老赏的剪纸则以戏剧人物为主。任玉德不但继承了这个
                                传统,而且把传统的零花单卉成套化。如《什锦鸟》就是把十种不
                                同种类和形态的鸟集为一套,《蝶恋花》就是把十种不同种类和色彩

                                                                                      363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