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59 - 张家口政协
P. 359

登台演出了)在五年的学习过程中她非常自觉和刻苦,她不愿
                                让老同学瞧不起自己,决心迎头赶上去,为此,她心里暗暗憋
                                足了劲,起早贪黑,不避严寒酷署的苦练求艺。学校放寒假时,
                                别的同学都回家探亲,而她却在学校继读刻苦练功。她开始学
                                青衣,启蒙老师刘明山(艺名五月鲜)教给她的第一出戏是《二
                                堂献杯》的田夫人。第一次实习演出她以《断桥》白素贞获得
                                成功,使她增加了信心,开始演出大戏。此后,通过内部实习
                                演出,她陆续向老同学学会了青衣戏《秦香莲》、《芦花》,同时
                                也学了小旦戏《打金枝》和《蝴蝶杯》,因此领导和老师们看她
                                还有小旦方面的潜力,于是在排练青衣戏的同时,特别侧重给
                                她排了小旦戏,表演艺术家兼校长杨丹卿(艺名莜桂桃)给她
                                排了《望江亭》、《画皮》,校长排戏非常严格,要求演员手眼神
                                法步都要从人物出发,特别要求她:道白要清,唱腔要情,动
                                作要准,眼睛要神,由于名家的指点和传授使张桂英在艺术上
                                特别是在小旦表演功夫上更加成熟。到毕业时人们惊讶的发现,
                                八名插班生就剩下了她们二个(李璟同学),而她这个后来者居
                                然名列前茅,并在青衣、小旦方面打下了坚实的表演基础,一
                                跃而成为学校的尖子。
                                                刚健婀娜的古代少女

                                   1959 年晋剧第一班学员毕业后,旋即组建为张家口市青年
                                晋剧团。张桂英和同学们正式开始了舞台艺术生涯。
                                    她扮相优雅俊美,顾盼生姿,初登舞台立即博得了广大观众的
                                喜爱。有一次,剧团在宣化演出《港口驿》,她饰演剧中的一位小
                                姐,演出后立即收到一位观众来信,信中除对她演技作了高度评价
                                外特别赞誉了她的舞台风姿。为了进一步培养尖子人才,组织上于
                                1961 年送她到山西学习。面对晋剧名家她恰如大旱之逢甘霖,整
                                日不顾身心疲劳,争分夺秒地向晋剧名家学习,吸收前辈的优长。
                                她拜程玉英为师学习《教子》,拜牛桂英、梁小云为师学习《断桥》,
                                向冀美莲学习《挂画》,在这些名流的精心传授和指导下,在表演技

                                                                                      317
   354   355   356   357   358   359   360   361   362   363   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