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3 - 张家口政协
P. 223
为了研究马在草原上的生活习性,弄清马的骨骼结构,那
本枯燥无味的《马匹解剖学》被他翻破了,马的每一块肌腱,
每一个细微动作,都深深印在他脑海里。除了啃书本,更多的
是接触马,从春播到秋收,几乎所有和马有联系的农活都去亲
自体验过。为了了解马在狂风暴雨中的动态,他冒着大雨,在
草滩上追踪马群,观察瞬间神态。
1961 年,他调到张北县文化馆搞美术创作。为弥补专业知
识的不足,开始自修美术学院的全部课程,同时抓紧时间,边
创作,边实践,苦练基本功。不论是国画、油画、水粉画,还
是漫画、连环画,他无所不学,无所不钻。由于他把全部精力
投身绘画事业,无暇顾及家庭和孩子。1963 年他在大河公社石
盖梁大队体验生活,一连三个月顾不上回家照顾刚过周岁患病
的儿子,致使孩子转为小儿麻痹后遗症,久治无效而致残,他
就是凭着这种常人所不及的执着追求和坚强意志,去攀登绘画
艺术的峰巅。到 1965 年,他几乎跑遍了坝上所有的马匹良种场、
配种站和农牧场。
(二)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1965 年他的第一张年画《赛马去》
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他的第一幅成名之作。此画出版
后,引起了河北美术界的重视,全国四、五家杂志转载,并参
加了全国美术展览,还被《中国文学》外文版转载,介绍到国
外。刘生展在全国,尤其在华北地区初露头角。
同年 4 年,河北省借调他去天津参加河北省省直年画创作组为
期一年的创作活动。期间,他和河北省、天津市的美术家一起创作、
学习、生活,使他开阔了眼界,接受了名人指点,收到了胜读十年
书的效果。根据创作需要,为丰富创作内容,他两次到察北牧场体
验生活,创作出《草原女骑兵》,大受群众欢迎。此画出版后,当年
全国各地新华书店脱销,应群众的要求第二年再版,印数高达 200
万份,并由国家对外文委选送到国外展出。《体育报》、《工人日报》、
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