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6 - 张家口政协
P. 196
跋山涉水的艰苦行军,来到了晋察冀边区政府所在地——张家
口市。与肖三同行的有团长艾青,副团长美术家江丰,诗人贺
敬之,作家萧军、丁玲,理论家周扬、杨献珍,木刻家古元,
戏剧家郭汉城、胡沙,著名记者邓拓等大批文化名人。
诗人肖三目睹张家口这座塞外山城人民当家做主人的壮
景,他心情无比激动,抚今追昔,这与他二十五年前在张家口
任地委书记时的情景相比,有天地之别。他用诗歌颂山城歌颂
这里的人民。
为了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经上级批准,从延安来的华
北文艺工作团,于 1946 年 12 月正式合并到成仿吾任校长的华
北联合大学。不久,张家口的文艺界,正式成立了“北方文化
社”,在该社的领导下,成立一个综合性刊物《北方文化》,肖
三、丁玲等人任编委,肖三还担任了《时代青年》刊物的编委、
中华全国文艺协会张家口分会理事,以及编辑部出版部研究部
部长。他热爱党和人民领袖毛泽东,他积极向张家口市人民宣
传和歌颂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英明领袖毛泽东同志。他在张家
口期间编写了传记文学《毛泽东同志儿童时代》、《毛泽东同志
青年时代》,还写了长诗《红军》,共 83 行,其中有 4 行这样写
道:“我欲引吭高歌,歌我工农真英杰。我欲高歌歌红军,大地
遍洒英雄血”。他还写了著名作品《西线漫记》,相继发表在晋
察冀边区出版的刊物《时代青年》上。
肖三同志揭露美蒋反动派假和谈,真内战的骗局,配合我
党我军保卫解放区、保卫胜利果实,发展生产的中心运动,还
写了大量通讯和文艺作品,发表在《晋察冀日报》、《北方文化》、
《时代青年》等报刊上。他的作品大为张家口文化艺术史增辉
添色。1946 年 6 月 3 日,肖三与张家口的文艺界一道参加了欢
迎美国驻华大使新闻处长费正清先生和文化专员费慰梅夫人的
座谈会。
肖三同志对国民党蒋介石集团镇压民主、迫害仁人志士的暴行
极为愤怒,并进行了坚决斗争。1946 年 2 月 20 日,重庆各界群众
万余人在校场口集会庆祝《双十协定》中规定的政治协商会议胜利
召开。国民党特务竟然大打出手,当场殴伤 60 多人,其中有文
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