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5 - 张家口政协
P. 185
情怀,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在马列主义思想的培育下,他下决
心要走知识分子与工农兵相结合的道路。1939 年,他参加了全
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组织的作家战地访问团,开赴抗日前线,转
战于晋察冀边区。1945 年 12 月,他跟随著名作家丁玲所率领
的延安文艺通讯团再次来到晋察冀边区。1946 年 1 月,杨朔怀
着对人民城市张家口的深情,冒着塞外的飞雪与尘沙,来到宣
化的龙烟铁矿与庞家堡矿区。在这里他与广大矿工同吃、同住、
同劳动。听着矿工们的血泪控拆,目睹矿井中的累累白骨,从
调查中又得知了党在这里领导矿工们英勇斗争的史迹。在历时
9 个月的深入生活中,他经过反复的加工、提炼、构思,终于
写成了反映庞家堡矿区工人生活的中篇小说《红石山》。书中形
象而深刻地反映了在日伪统治下,工人们的悲惨生活状况。但
是生活的辩证法还告诉我们一条真理:“压力愈大,反抗愈烈”,
所以书中还以红石山游击队队长民兵英雄何金海的事迹为基
础,塑造了工人领袖胡金海的高大形象,胡金海不畏强敌,领
导广大工人在庞家堡矿区与日寇展开不屈不挠的斗争,终于迎
来了胜利。
1946 年 10 月,杨朔随军撤出张家口,他以野战军特派记
者的身份,转战于察南和冀东各地。经过血与火的战斗洗礼,
他继《红石山》之后,又写成了中篇小说《望南山》,书中还重
点写了我方区长周连元组织护地队,在蔚县大南山下广泛开展
游击战争,终于迎来了解放等英雄史迹。
在艰苦卓绝的三年解放战争中,杨朔以特派记者的身份,先后
参加了清风店战役、解放石家庄和平津战役,根据他亲身经历的这
一段战斗生活,他又写成了中篇小说《北线》,书中以一个连队为
典型,写了我军从张家口撤退,一直到全华北解放的完整过程,作
者以自己形象化的彩笔,为毛泽东的军事思想,唱出了由衷的赞歌。
杨朔在他写的《中国人民的脚步声序言》中说:这三部作品是“当
年晋察冀边区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宫僚资本主义的一些
侧影。”而这些侧影却主要取材于张家口地区,所以从某种意义上
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