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4 - 张家口政协
P. 114

这时我到民政局采访,看到一份典型材料,根据材料进行
                                几次对戒烟者的访问,和典型的当事人谈后,便写出《马永福
                                怎样戒烟》。文章登出,多少帮助了民政局推广禁烟运动。报社
                                月终小结,领导上特别提出表扬这篇通讯。
                                    在我在晋察冀日报的四、五个月中,由于实行专门化,这
                                期间报纸上大部分有关文教方面的新闻通讯都是我写的。此外,
                                还有几件事值得一提。
                                    曾在联大文艺部七队学习(我是文一队的,我们算先后同
                                学),全国解放后因写作《青春之歌》而扬名国内外的杨沫,当
                                时在张家口主编《时代妇女》,该刊创刊号发表了原联大文艺部
                                教员丁克辛写的《春夜》,文中弥漫着不健康的靡靡之音,我和
                                报社一位编辑化名(我化名亚军),在晋察冀日报副刊写文章批
                                判《春夜》是敌伪蒙疆文学的死灰复燃,一时在报纸和刊物上
                                引起一场论战。我方理直气壮渐居优势,此时报纸副主编张春
                                桥出来阻止我们再争论下去,我们不服,拟再写文章,结果丁
                                克辛在报上发表了,写《春夜》的自我批评,这场论战才告结
                                束。
                                    全国解放,五十年代,我和杨沫同在北京电影剧本创作所
                                任编剧,我曾帮她读《青春之歌》初稿,并给她提了一些修改
                                意见,但我没有和她提起张家口关于《春夜》一场论战的事。
                                如今杨沫同志已逝世,始终不知道当年挑起这场论战的亚军便
                                是我,想来不免有点歉意。
                                    当时张家口有三座戏院,庆丰戏院在热闹的怡安街,京剧
                                和评剧在此演出,庆丰北面有新新和同德戏院,山西梆子常演
                                出,比如当时顶有名的毛毛旦就在同德演出。进入张家口的新
                                文艺工作者派人到三家戏院搞戏改、斗戏霸,在庆丰的是抗敌
                                剧社的王久晨和何迟,在新新、同德的是华北文工团的贾克。
                                    我作为专门采访文教消息的记者,常往这三家戏院跑,除及时
                                报道戏改以及斗戏霸的消息外,也帮助做些工作。张市撤退前,也
                                曾帮助贾克动员山西梆子剧团演花旦,当时只十六、七岁,全国解


                                                                                       72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