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14 - 张家口政协
P. 414

那时劳工的工时长达十二、三个小时,早晨 5 点先到帐房
                                前排队,领下坑的工牌。下工出坑时早已满天星斗了。劳工们
                                说这是“两头不见太阳,整天都是黑夜。”为减轻“当家人”的
                                负担,10 来岁的劳工子弟则被迫下坑当童工,俗称“掏红娃”。
                                女孩子拣煤焦、挖野菜。到矿山的劳工绝大多数被分配到坑下
                                当“外工”,所谓“外工”就是下等工。干坑下最重,最苦的活。
                                坑上的劳工除技术工、岗位工外称“卯子工”。卯子工以坑上杂
                                活为主。
                                      坑下采掘工地没有柱子支护,空荡荡的。顶板龇牙咧嘴,
                                令人望而生畏。落顶、片帮、滚石的事故经常发生。劳工们每
                                天抡着十几磅的大锤,用旱钎打眼采矿。采下的矿石从又低又
                                窄、潮湿泥泞的斜井往上背。沉重的矿石把劳工压的直不起腰,
                                喘不过气来,不得不一步步爬行。膝盖磨破了,就捆两只鞋底
                                或麻袋片。每天劳工下井都担心能否活着上来。他们叹道:“红
                                石山,鬼门关,送命容易保命难”。1943 年 11 月初,庞家堡矿
                                区西五坑六号洞落了大顶,48 名劳工被砸在里面。外面的劳工
                                及家属闻讯后扛着铁锹、镐头赶来抢救。杀人不眨眼的日本强
                                盗怕影响出矿,派来鬼子和矿警进行野蛮镇压。劳工和家属几
                                次冲到洞口,都被打了下去。
                                     劳工们就是在这样苦难的生活环境和险恶的生产环境中
                                苦苦挣扎,死亡率是很高的。尤其是在“霍痢拉”等传染病流
                                行季节,劳工的死亡率更是高的惊人。一旦被传染上霍痢拉就
                                上吐下泻,往往三五天便被夺去生命。劳工的大量死亡,虽有
                                抓骗来的劳工补充,但这样费时费力,仍影响着日寇掠夺计划的
                                完成。为了防止传染病的蔓延,日寇想出一个惨无人道的办法。
                                他们专门组织了“拉尸队”,并有一辆汽车作为“拉尸车”。整天
                                在矿工住处转来转去,查询病人。只要发现跑肚拉稀者,立即被
                                强行送进“隔离室”,或者假借消毒之名活活烧死。当时矿山附近
                                的白庙村有一家 8 口人,大人得了病不能上工,孩子们饿的起不了


                                                                                      376
   409   410   411   412   413   414   415   416   417   418   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