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09 - 张家口政协
P. 409
院、旅客之家处都开办过俱乐部,尤在万佛寺、民乐戏院、张北
师范北院处开设时间最长,规模也最大。1938 年至 1942 年为俱
乐部的鼎盛时期,期间不光县城,较大的乡镇,如公会、大囫囵
等地也先后建起并开设了俱乐部,全县俱乐部多达十几处。
日伪统治者为了大量搜刮民财,巧立名目,以招标为幌子,
诱迫民间向日伪政府投标,出款最高者中标为部长。认标期为
半年或一年。认标者主要有乡绅袁寿鹏,大财主杨断民、卢三
计,大赌头冯玉玺,大戏班主罗长青、刘廷献,以及俱乐部坐
宝官陈国金等。由于承包俱乐部是一项只赚不赔的营生,因此
投标者甚多,无论谁中标,这伙人仍然集股合作,由部长组具
股东分管戏场、赌场及其它招待场所。认标期间,认标者除向
日伪政府缴纳包银大洋三至五千元外,每股还可分红千余元。
认标者为了招揽赌徒,扩大业务,增加收入,俱乐部里都
有文娱活动配合。唱戏就是其中一种,人们把它喻为“黄连树
下弹月琴,苦中作乐”。经常出没在俱乐部的戏班有两个:刘廷
献戏班和罗长青戏班。刘廷献出身于张北县城关乡庙滩村,1927
年至 1930 年第一次承班领的是蔚县秧歌班。1931 年第二次承
班才领大戏——山西梆子。日伪统治张北后,并开俱乐部。刘
班在坝上较有名气,演员阵容整齐,衣箱齐楚;罗长青(山西
天镇人)幼年上坝,住在张北城内,据说青年时在伪警察署当
过警官,故人称罗官。日寇侵占张北后承班领戏,直到 1948
年。当时罗官的戏班规模较大,阵容整齐,可同时分二至三组
到各个俱乐部去演唱,仍不影响演出质量,故能直接控制俱乐
部,操纵赌局,在坝上可称红极一时,对俱乐部的兴盛起着举
足轻重的作用。
认标者为使观众久看不厌,还不惜一切代价从涿鹿、宣化、
张家口等地聘请戏班上演助兴招人,其目的就是为了摧残人的精
神,麻痹人的意志,把人引入歧途。踏入俱乐部赌场的人,整天
在俱乐部里拥来拥去,在“十字杠”上碰运气,久而久之,恶习
成性,赌瘾加剧,变成了一群无赖,悲剧一幕接着一幕。乡下一
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