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35 - 张家口政协
P. 335

了,象日本造的钟表、药品、纸张、机械、人造棉、人造丝等
                                等,相继摆上洋广杂货行的货架。尤其纸张一项,据说在三十
                                年代中期,全国大小报刊用东洋新闻纸印刷的总数达 90%以
                                上。“九·一八”以后,日本帝国主义的满蒙政策目标已实现过
                                半,利用满蒙接壤,或通过伪政权,越界漏税商品便源源不断
                                在我市场出现。反动的中国政府在军事上采取不抵抗主义,在
                                经济上任凭敌货泛滥,于是引起我爱国人士的极端愤慨,张家
                                口群众性的抵制日货运动就很快爆发了。
                                      运动开始,一些爱国商人主动封存、销毁日货,改营欧美
                                外货和国内产品。也有些唯利是图之辈,阳奉阴违,明着不卖
                                日货,暗中到处兜售。于是,后援会发动群众,组织检查队日
                                夜查找买卖日货的行为。当时,“德源茂”、“大昌元”、“通顺合”、
                                “通彩华”、“恒源达”等店,都是经营国内外服装、鞋帽、化
                                妆品、装饰品等日用生活物资的大型百货商店,也是日本货物
                                极易渗入泛滥的地方,所以成为检查重点。还有一些布庄如
                                “怡泰号”、“怡康号”、“泰康号”、“裕成泰”、“顺昌号”等平
                                常以“洋布”招徕顾客,也都是检查重点,只要查出是东洋货,
                                一律充公销毁。所以,这些商店的老板们都鬼得很,凡是东洋
                                货一律深加埋藏,日本货在市场上是暂时绝迹了。
                                      再一个检查重点是文具纸行。“九·一八”前夕,日本造牛
                                皮纸和新闻纸在我国市场上销售量已经很大。那时候,我国还不
                                能生产新闻纸,印刷书报刊物用纸全来自外洋。西洋纸质地好,
                                但价格较贵,日本的东洋纸就成了印报必不可少的东西。在抵制
                                日货运动开始时,《察省日报》还用东洋纸印刷,因而招致社会
                                非议,检查队不断到报社责难。《察省日报》虽是察哈尔省政府
                                官方报纸,但由省政府和私人合办的统一印刷局承印出版,用纸
                                由私方的印刷局采购。在此情况下,报馆和印刷局紧急协商,要
                                么就改用西洋纸,要么就用我国的手工制纸。手工制的如麻纸、
                                元书纸、毛边纸、竹连纸等当然不行。用西洋纸则价格太贵,报


                                                                                      297
   330   331   332   333   334   335   336   337   338   339   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