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5 - 张家口政协
P. 235
们都学习八路军,把自己的行李打成背包,上边横插着霸王鞭,
身挎书包,腰系皮带,腿上绑着裹腿,俨然一副小八路的神气。
在村与村之间倒台时,近一点的则徙步而行,去较远的村庄则
由老乡用大车接送。但凡是进村时,都要排成整齐的队伍,背
起背包,高唱战歌,迈着整齐的步伐而行。
我们的演出形式,开场均要配以由《八路军进行曲》、《战
斗生产》、《团结就是力量》等雄壮的歌曲组成的大合唱,而后
就是歌剧、话剧、快板、拉洋片、活报剧、新编山西梆子等等。
除由张运演的《兄妹开荒》等少数节目有现成剧本外,多数为
我们自编自演。记得当年 13 岁的我还自编过一个小话剧《迷信
思想要不得》。剧情是:一个小学生放学回家,突然生了病,家
长就请来神婆装神弄鬼,结果病情加重了。后来又请来医生,
打针吃药,果然药到病除。这个小剧本被老师们发现后,由一
位梁老师进行了改编,加了些“生为儿女忙,沿街请神家”之
类的上下场词,又配上打击乐,就演出了。由三里庄的一位同
学(姓名记不清了)扮演母亲,由旧堡的同学王文治和孙湛分
别扮演父亲和医生,由郭沁和我分别扮演学生和神婆。在当时
文化落后、迷信守旧的闭塞村庄,对破除迷信思想还真起到很
好的作用,演出效果真不错。
记得我们村当时还驻着一个八路军的演出团体,经常演出
《白毛女》、《血泪仇》等大型剧目,演出水平自然强过我们许
多。但这个剧团的叔叔阿姨们对我们这个土生土长的小剧团倍加
珍爱和重视。经常来我们学校教唱歌曲和进行业务辅导。有乐队
的一位叫张清源的同志就住在我家院内。他经常像大哥哥对待小
弟弟那样,热情教导我,使我们之间产生了深厚的友谊。直到
1948 年第二次解放后,他又与我恢复了通信联系,经常来信过
问我的成长。当时他在十九兵团政治部工作,1951 年抗美援朝战
争开始后,我们的通信联系就中断了。至今我还很惦念这位同志。
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