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1 - 张家口政协
P. 231
《日寇离张记》一戏排演始末
董汝河
1945 年 8 月 23 日,八路军从日军手中收复了张家口,一
大批来自延安等抗日根据地的革命文艺工作者,汇集在这座塞
外重镇,广泛开展了前所未见的革命文化活动。旧剧界的艺人
们在党的教育下,提高了阶级觉悟。振奋起革命精神,不仅将
《逼上梁山》、《三打祝家庄》等延安名剧搬上山城戏剧舞台,
还自编自演了《枪毙杨小脚》、《日寇离张记》、《枪毙白面犯》
和《五条人命》等现代戏,受到有关领导和广大群众的赞赏与
欢迎,在张家口戏剧史上写下了难以抹灭的一页。
当时,市委宣传部下设戏剧工作委员会,由何迟、贾克、
王久晨等同志深入旧剧界,与广大艺人一起进行“戏改”工作,
建立起艺人群众组织“旧剧联合总会”。不久,第一分会即庆丰
戏院推出京剧、评剧合演的现代戏《枪毙杨小脚》,观众踊跃,
场场爆满。此举,使担任总会编审委员的关玉峰先生受到启发,
想到自己所在的第三分会即新新戏院,萌生了“咱也该排一出”
的念头。何迟、贾克等同志对此想法给予热情支持与鼓励,并
一再提醒关先生:要想让老百姓爱看,就必须演他们最熟悉、
感受最深刻的事情。关先生咂着话里的滋味,回想着刚刚结束
的昨夜恶梦,决心在舞台上揭露日本军国主义的残暴罪行,倾
吐劳苦大众的满腔血泪与仇愤。他与京剧艺人殷元和合作,编
导出了现代戏《日寇离张记》,在新新戏院连演月余,票座始终
不衰,和《枪毙杨小脚》一起,引发出旧剧界解放后的第一次
大轰动。
《日寇离张记》的剧情直逼当时的现实生活:穷裁缝赵大叔
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