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62 - 张家口政协
P. 362

房子”,即管理土地机构所在地。每个“地房子”有伙房、有管
                                家、勤杂人员等人,大部分地房子也种地、养牲畜。由于这样,
                                来此定居的饥民围绕着这几个“地房子”在自己租种的地块不
                                远处定居了。三户、五户,八户十户,逐渐形成了居住规模。
                                当时的住室非常简陋,大部分是临时草窝铺棚。原准备一收下
                                粮食便回老家,到秋天,收入非常可观。于是大片草地毫无节
                                制地开垦。最先来的饥民把家口迁过来,全家一起下地干活。
                                这样,还是干不过来,他们又从老家招些亲朋好友,或收罗游
                                荡人员,把地租给他们,或干脆雇长工、短工。由于这一变化,
                                临时的窝棚逐渐演变为村落,这便有了范家营子、李明营子等
                                以姓氏、人名命名的村子。一般情况下,家里劳动力多的,后
                                来都成了地主。由于土地太多,饥民逐日增多,  白明难以管理,
                                也出售了一些土地。
                                      白明从山东老家出走七八年后,  白明父亲白永安去世了。
                                这时,山东连年灾荒,白明的哥哥白亮、妹妹无法生活,选择
                                了走西口这条路。白亮和妹妹流落到绥远的兴和,在一家车马
                                店里,听到了白明的名字,缠住知情人问了个清楚。他们日夜
                                兼程,沿街乞讨来到黑土洼(平定堡人称黑土洼)。兄弟姊妹相
                                见自然亲热。白明让白亮赶了一辆大车,对妹妹视若掌上明珠。
                                由于白明女人目不识丁,心计平平,白明把家产管理权交给了
                                妹妹。其妹妹在白家的地位仅次于白明,白家发展到了鼎盛时
                                期。
                                      正当生产逐步上升,管理有序时,  白明妹妹该出嫁了。对
                                于妹妹出嫁,白明实在不乐意,但又毫无办法,妹妹确实到了
                                该出嫁的年龄了。白明把妹妹嫁到高山堡,并把高山堡的土地
                                给了妹妹,又陪嫁了好多东西,仅黄金就有几万两。
                                      妹妹出嫁后,白明想给 15 岁儿子找一个能会算计的媳妇,
                                来管理偌大的白家产业。
                                      选来挑去,白明选中了王荣的闺女。这闺女比白玉山大 4 岁
                                精明伶俐。1910 年结婚后,仅几个月就学会了管理,白明把家里

                                                                                    - 352 -
   357   358   359   360   361   362   363   364   365   366   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