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0 - 张家口政协
P. 90

科,贯英只好改学文科,转入英文系,从此以锲而不舍的精神钻
                                研了新的学科,他为了中外文学兼学并长,阅读了大量英文原版
                                书籍,尤其是对俄国文学和沙士比亚的作品更感兴趣。他的英语
                                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1923 年全国高校举办的英语演讲比赛,
                                贯英作为队长率北大代表在演讲比赛会上夺得了冠军,为北大争
                                了光荣。北大是一座具有悠久革命历史和光荣传统的高等学府,
                                校园里培育出许多革命先行者和激进的爱国青年。贯英有幸认识
                                了当时北大教授兼图书馆长李大钊同志。李讲的社会学成了他的
                                必修课,李的革命思想不断地灌输给他,这对贯英新思想的成长
                                起了主导作用。贯英又曾多次和李大钊一同到长辛店向铁路工人
                                进行革命性的宣传活动,并为李大钊传递革命文件。
                                                         (二)

                                   1924 年贯英北大毕业后因他是北大闻名的高才生,北京几
                                所有名的中学争相延聘,先生只在中学任教半年便受聘于北京师
                                范大学任教,不久经李大钊向当时广州中山大学任教务长的顾孟
                                余推荐,落脚在黄埔军校,当时的会计主任兼教官的共产党人安
                                存斋接待了他,详谈了广州革命形势的概况和国共两党共竞大业
                                的前景,使贯英先生思想上有了新的提高,深深感到祖国的前途
                                光明。
                                     初到广州,他除在黄埔军校任教外,还兼中山大学和私立广
                                州大学课程。这时广州聚集着一大批革命同志和优秀的知识分
                                子。如鲁迅、周建人、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张太雷等,他
                                们分别在各大学任教,学术思想非常活跃,可谓群贤毕至极盛一
                                时,贯英先生在这样的革命气氛浓厚的环境里,心情舒畅干劲倍
                                增。由于他学识渊博教学有方,很快博得学生厚爱和校方好评。
                                翌年使提升为讲师继又升为教授。
                                   1924 年国共第一次合作,共产党组织从秘密变为公开。苏联
                                的鲍罗廷,加仑已经成为孙中山的顾问常驻广州。广州已成为革

                                                                                    - 267 -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