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9 - 张家口政协
P. 89

利借贷培儿深造。贯英结束中学生涯进入大学求学,他每忆双亲
                                为他当时筹措学费维艰,求学倍加努力。
                                     当时中国正处在北洋军阀混战时期,内忧外患,国家贫弱民
                                不聊生;国外新思想的涌进,使青年们放开了眼界,萌生出为民
                                主自由的斗志。因此,科学救国成为当时有志青年们的奋斗目标。
                                     贯英发奋攻读。1917 年他以优异成绩如愿以偿地考入了当
                                时颇有名气的天津北洋大学工程系,以实现他在中学时代就树立
                                起的“做一个工程师,以科学救国”的夙愿。为了减轻家庭经济
                                负担,日常他除给中学代课外,还利用寒暑假当家庭教师。课余
                                间,他喜欢打网球,在网球场上结识了张太雷并且逐渐熟识起来,
                                由于志同道合谈话投机,张太雷的革命思想给了贯英很大启示:
                                要想救中国,必须唤醒民众。
                                   1919 年 5 月 4 日在北京、天津发生了震动全国的学生爱国
                                运动。这次运动的暴发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本属战
                                胜国,可是英、法、美、意、日把持了巴黎和会,胁迫中国代表,
                                承认日本接管德国在山东的特权。激起了全国青年学生的愤慨,
                                提出了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贯英先生积极热情的参加了
                                这场运动。并被选为学生代表,全国学生强烈要求政府指令代表
                                不许在条约上签字,反遭到当时北洋政府的镇压。教育部长范源
                                濂还向全国通令:各大学不准收容被北洋大学开除的学生代表。
                                消息很快传到柴沟堡,立即引起全家极度恐惶,县衙门通知家中
                                去学校接回贯英,三年大学白念了还得吃官司,望子成龙的希望
                                将成泡影。而那时当局又玩弄新花招,他们说:只要李贯英写悔
                                过书,学校就可以恢复他的学籍。贯英先生深切感到事态的严重,
                                由于自己的正义行动引起了家庭的失望,想到父母的艰辛感到内
                                疚,但坚信自己的行为是正义的,拒不悔过。
                                     不久,贯英找到了北大校长蔡元培先生,蔡先生态度明朗不
                                顾教育部的通令,果断地答应他入校求学。当时“北大”只有文

                                                                                    - 266 -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